的问题。前者是基于职权,后者是基于诉权;前者贯彻国家干预原则,后者体现的是当事人自由处分原则。原则不同,程序不同,名称自然不同。这不仅是一个立法的技术 受理抗诉,一是依法再审作出裁判,这是检察监督权与法院司法审判权二者在民事诉讼法律机制中的配置与协调。检察院抗诉启动再审程序,法院再审裁判以完结程序,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731.html -
了解详情
年底《无极》剧组破坏香格里拉生态环境事件的曝光,根据有关报道,处理的结果基本上都是对相关责任人员予以党纪处分,追究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均未涉及追究其 ,也有违于法治的原则之一,即不得拒绝审判。因为拒绝审判,就等于无条件地宣布原告的失败。[12]因此,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放宽民事诉讼的原告资格,确立环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616.html -
了解详情
相去甚远。首先,它与罪刑法定原则的有些背离。刑事和解制度主张和解协议可以由国家专门机关予以认可并作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处分的依据,即和解协议可能会作为 的诉讼效率;能间接实现刑事司法整体效率,即打击犯罪与预防犯罪的效率;符合诉讼经济原则的要求。当前刑事和解制度存有三种模式:一是加害方被害方自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868.html -
了解详情
尊重而在相关判决中认可了冲突规范的任意性适用。《法国民事诉讼法典》第12条第3款规定,在涉及到属于当事人可处分的权利并在当事人已作出明确合意时, 优先性,作出是否诉求冲突规范适用的决定。 就我国而言,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和民事诉讼实践的发展显示出对民事诉讼辩论主义原则的接纳趋势。最高人民法院颁布施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823.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减少执行对抗,减小执行成本,确保执行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互统一,符合诉讼经济原则。但现行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和简单,被执行人往往利用和解制度转移财产 因此,执行和解制度但尚需进一步完善。 1、明确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由于执行和解是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民事实体权利和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974.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就应当予以尊重。民法上的意思自治原则,要求在民事诉讼活动中,人民法院要遵循不告不理原则。但在司法实践中,由于一些审判人员对不告 判决确有错误,但只要当事人服从,就无需再审,因为民事诉讼处理的是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当事人对其民事权利有权予以处分(不违背法律、公共道德为前提),法院无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017.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受到严格限制,未经被代表当事人同意,不得处分实体权利。群体诉讼制度本身就是效益原则的产物,因而效益原则在群体诉讼制度中应该置于重要的地位。然而,我国的代表人 能力》,《人民司法》2004年第9期,第21页。 肖建华著:《民事诉讼当事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2页。 肖建华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519.html -
了解详情
是为了解决争议,化解纠纷,所以二者不应是相互排斥的,而可以是同时存在的。同时,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日趋完善和在审判中卓有成效地运用,为行政诉讼设立 ,虽然存在着行政处分权有限,调解可能冲击依法行政原则的顾虑,但行政诉讼调解的正面效应决定了行政诉讼中调解制度的建立,域外审判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在行政诉讼中建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963.html -
了解详情
诸多困难,这就使建立行政诉讼和解制度成为必要,在实施行政诉讼和解制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合法性、自愿性和有限性原则的适用,对其加以控制,并加强法院与行政部门的 处分其权利,因此在行政诉讼领域,和解的空间相比民事诉讼要小得多,当事人和解应仅限于行政机关能够自由处分诉讼对象的情况,并且要依法严格进行。当事人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944.html -
了解详情
的物质损失,则可以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身份,提起民事诉讼来解决。三、关于保护被害人诉讼权利与实现刑事审判经济和效率原则如何统一的问题实施96刑事诉讼法之 ,不等于在法院审理阶段仍然打算参与诉讼。出于对被害人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处分诉讼权利的尊重,并方便被害人对诉讼权利的处分,法院只要根据检察机关所开具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5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