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人的举证进行分析、判断,最终挑选出可以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诉讼参与人是证明的辅助者,证人通过自己的证言、鉴定人通过技术手段、翻译人员通过语言上的 诉讼法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 黄松有主编:《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11、 李秀林等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477.html -
了解详情
:(用以证明的问题)。 被告质证意见: 2、(证据名称):(用以证明的问题)。 被告质证意见: 3、证人XXX当庭(或书面)证言:(证言内容)。 法院认证意见。综合原、被告的举证、质证,写明根据民事诉讼法及民事诉讼证据规则、逻辑推理、日常生活经验法则等对证据的证明力进行分析、判断,对双方提交的证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307.html -
了解详情
在法学界也存在比较大的争议。 2、司法解释中的缺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第二十二条规定:调查人员调查收集计算机数据或者录音、录像 及其运行资料、磁盘及其解读资料、光盘等一并提交,供法庭调查,也可传唤有关证人出庭接受询问。 最后,对于设有密码、电子签名帐号或其他户头号的电子证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253.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成本被喻为生产正义的成本,是指国家法院、当事人和证人等诉讼参与人进行民事诉讼所耗费的财产、劳力和时间等,包括货币成本和非货币成本。 正当程序 不到保护,此时就应当采用该证据(当然,原告还应当负担因迟延提供证据所产生的诉讼费用)。 (二) 维护确定判决的既判力 在民事诉讼中,经过正当程序审理所获得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601.html -
了解详情
唐乙不是第三人,只能成为证人。那其证言是否具有证明力呢?因为其证言是书面形式,无法自证其真实性,按照《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五条 视听资料或者通过双向视听传输技术手段,证实字条留言是其亲自书写。 否则就不宜单独成为定案证据。 2、陈某在反诉中向法庭提供了一份病历和伤情检查报告、医药费发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659.html -
了解详情
设身处地,酌为定断,并讯之中证,是否久洽如所断。尚有未平,即令中证人等再为秉公妥议禀覆,或可由此息争。倘仍持之甚坚,不得已而示勘 。这一证据规则显得过于模糊,可适用的案件范围过于有限。与现代中国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特点类似的是,清代国家法尽管在证据规则方面没有详细规定,各地州县衙门为应对民事诉讼实务的需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65.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的讨论中,逐渐形成一种共识:西方国家民事诉讼中是不排除或者很少排除非法证据的,我国在2002年《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民事证据规定 ,则该证据手段也同样不合法并且不允许在民事诉讼中应用。特别是通过第三人窃听谈话(窃听证人)或者通过秘密窃听电话可能侵犯了涉事人的人身权。德国法院判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92.html -
了解详情
事由确实存在时,才允许当事人以此为理由请求再审。例如,当事人宣誓后作虚假陈述,证人作伪证、鉴定人提供虚假的鉴定结论,当事人伪造或变造书证、物证,当事人、代理人 民事诉讼法中,上诉为第三编,再审为第四编。⑨黄松有主编:《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33页。⑩对提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428.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54条规定,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十日前提出,并经人民法院许可。 如果当事人没有在举证期限届满十日前提出证人出庭作证的申请的,将构成超过举证时限提供证据,人民法院可能视其放弃了举证的权利。这就从反面说明《规定》第54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203.html -
了解详情
并未明确公开质证的例外情形,但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2月21日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8条规定: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或者法律规定 ,而该方当事人与对方当事人存在业务上的竞争关系时,或者在涉及证人的商业秘密,而该证人与当事人双方或一方有业务上的竞争关系时,涉及商业秘密的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18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