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缓刑适用条件的,可以参照本实施细则依法宣告缓刑;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8)被告人犯数罪,在数罪并罚确定宣告 或者有关机关按照正常工作程序无法掌握的同案犯藏匿的线索,抓获了同案犯等情况,均属于协助司法机关抓获同案犯,应认定为立功。 (五)关于毒品犯罪案件中有关证据的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4047.html -
了解详情
的怪圈,失去刑罚惩治的可持续性。 第四,对醉驾行为不一律入罪并不会导致醉驾的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的脱节。我国2011年4月22日通过的《道路交通 人民法院判决缓刑的比例高达73%。[5]这种做法显然不妥。醉驾本来就属于轻罪,刑罚很轻,如果再大量适用缓刑或者免刑,将会极大地削弱刑法的威慑力,影响其法律效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4612.html -
了解详情
是对缓刑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再犯新罪应如何处罚的指向性规定,并且排除了适用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可能。 由此看来,双方的争点表明,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 主体对该项权利的行使具有选择性,既可以行使,也可以不行使。而义务性规范则不同,权利主体没有选择性,行使这种权利属于一种责任和义务,即当某种事由一经出现,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4270.html -
了解详情
都属于非暴力的不至于造成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所以属于经济类型同时又不属于极端暴力性的一些罪名。取消这13个经济类的非暴力的罪名,实质上表现出了我国 定罪处罚。 我国现行刑法中规定有交通肇事罪,但必须是行为人造成严重过失才给予刑事处罚。这次刑法修改增加的规定,只要有醉驾、飙车的危险驾驶行为,即使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0916.html -
了解详情
它既是法律,又是新法。如严格执行刑法,在社会上执行剥夺政治权利刑罚的犯罪人则不属于社区矫正对象,因为《刑法修正案(八)》没有规定对在社会上服刑剥夺政治权利 、监管规定以及报告制度、会客制度、离开居所、迁居制度等内容;同样刑事诉讼法中也对管制、缓刑、假释、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内容与方法做了规定,还规定了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574.html -
了解详情
它既是法律,又是新法。如严格执行刑法,在社会上执行剥夺政治权利刑罚的犯罪人则不属于社区矫正对象,因为《刑法修正案(八)》没有规定对在社会上服刑剥夺政治权利 、监管规定以及报告制度、会客制度、离开居所、迁居制度等内容;同样刑事诉讼法中也对管制、缓刑、假释、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内容与方法做了规定,还规定了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573.html -
了解详情
上对于禁止令的究责规定有待商榷,主要表现在处罚依据不够合理、处罚功利且失衡等,可以通过社区矫正消解疑问。 【关键词】刑事立法;禁止令;刑罚;社区矫正 【写作年份 不是一种新的刑罚,而是对管制犯、缓刑犯具体执行监管措施的革新。 (二)禁止令不属于保安处分 禁止令不属于保安处分,对此可以从适用对象、内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6172.html -
了解详情
上对于禁止令的究责规定有待商榷,主要表现在处罚依据不够合理、处罚功利且失衡等,可以通过社区矫正消解疑问。 【关键词】刑事立法;禁止令;刑罚;社区矫正 刑法禁止令 不是一种新的刑罚,而是对管制犯、缓刑犯具体执行监管措施的革新。 (二)禁止令不属于保安处分 禁止令不属于保安处分,对此可以从适用对象、内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6166.html -
了解详情
选择从重处罚;第十步,五年之内再次实施危害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的,通过应当型的劳动教养制度弥补刑罚鞭长莫及之处。[2] 细细梳理上述再次犯罪评价体系,我们可以发现以下 的、成为过去的事实状态,刑罚执行是判处刑罚的事实效果和自然延续,可以认为此时不属于被判过刑。综上,被判过刑具有两层含义:一是人民法院宣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589.html -
了解详情
自然人独立的刑事责任,那么对单位自身没有判处罚金刑的客观事实只能解释为免除了单位的刑事处罚。由此,在前后犯罪的单罚制+双罚制、双罚制+单罚制、 累犯之下,单位主管人员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自然人累犯的,不适用缓刑。缓刑的实质条件是不致再危害社会,它属于人身危险性方面的问题。{31}然而,累犯的根据恰恰在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04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