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罚。其依据是2000年6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20页会议通过《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该解释第一条规定:行为人系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利用国家工作大量的职务便利,共同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以贪污罪共犯论处。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67.html -
了解详情
三款表明非国家工作人员可以成为贪污罪的共犯。2000年7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行为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共同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以贪污罪共犯论处。”以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57.html -
了解详情
,而有待完善与修改,针对本案中的现象,笔者认为,有必要完善我国的罪名概念,修改侵占罪的概念,将本案中的现象概括进去。针对以上情况,笔者重新拟构了侵占罪的 不属于本罪的代为保管。行为人如果将财物非法占有的不是构成本罪,而是构成贪污罪或职务侵占罪。(3)拾捡他人的遗忘物。(4)发掘得到他人的埋藏物,但这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88.html -
了解详情
他们本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法律是管老百姓的”等信条;有的利用职务之便去侵占国家、集体的财物;有的监用职权、徇私枉法、严重侵犯公民的人 犯罪大肆泛滥的严酷现实面前,刑事惩罚功能显得捉襟见肘,司法机关面对一些新型的职务犯罪畏首畏尾、束手无策。其二,由于受“官官相护”、“官民有别”等封建意识的影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2.html -
了解详情
要件 (一) 主观方面 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公司、企业、其他单位人员故意利用其职务之便接受或索取贿赂,为他人谋取利益。 (二) 主体方面 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 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关于受贿罪、贪污罪相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2291.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拍卖或者变卖的规定并没有体现利益多赢。第二款中列举的贪污、受贿、侵占、挪用所侵犯的法益往往是国家利益。相比之下, 其他股东的利益在没有国家强制 属于职务犯罪, 所侵犯的法益主要为国家利益, 与其共同进行列举的侵占、挪用具体也应概指为职务侵占罪与挪用公款罪, 亦属侵犯国家利益范畴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9799.html -
了解详情
以上的为数额较大,应予立案追诉,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职务侵占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制度的; 4.煽动、胁迫群众抵制人民政府依法管理,或者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5.煸动、胁迫群众损毁居民身份证、居民户ロ簿等国家法定证件以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1774.html -
了解详情
交通肇事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非法拘禁罪、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职务侵占罪、敲诈勒索罪、妨害公务罪、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 至六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职务侵占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十、敲诈勒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1850.html -
了解详情
活动的共同犯罪案件如何定罪的问题中的规定;2000年7月《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第3条规定;2003年11月《 的一个行为基本等同。由于国家工作人员与有身份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分别利用各自的职务便利,收受贿赂,则其行为分别构成受贿罪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行为人主观上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1765.html -
了解详情
只适用于自然人,并不涉及单位。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和个人利益的冲突。案例三。丙单位犯罪,同时该单位又掌握其内部员工陈某犯有侵占本单位财物的职务侵占罪,据而丙单位向司法机关检举了陈某职务侵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594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