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购买权,股权转让合同才能对抗公司、其他股东和其他第三人; 3、股东会决议不再是取得股东同意的唯一方式,正如前面所讲,公司法删除了对股东向 重要突破就是将过去许多强制性规范变成任意性规范,72条就是一个重要体现。由于有限公司股权的转让主要涉及股东之间的利益,股权转让不再是强制性规范,所以法律允许公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9879.html -
了解详情
实施为限度,没有职责就没有职权。[40]结合我国《公司法》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机构的划分及权力配置看,职权只是在权力分立、权力制衡的公司治理 宽泛地规定,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须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又可以这样规定,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的,不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6770.html -
了解详情
五)对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解散和清算等事项做出决议。 以上职权的行使仅有股东会的批准是不够的,必须经过职工大会投票表决通过,反之亦然。在国有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相互配合,消除资本与劳动的分离、实现二者的统一。由于我国的股份有限公司大多数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其国有成份较大,因此,可以由职工大会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115.html -
了解详情
三条即规定,依法可以转让的股票可以出质。以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出质的,适用公司法股份转让的有关规定;以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出质的,适用公司法有关股份转让 董事会会议的董事一致通过方可做出决议。在这里立法者想当然地把董事会的意见当成了全体股东的意见。但是董事会毕竟不是全体股东组成的股东会,更不能代表股权变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104.html -
了解详情
但该诉讼制度的适用有一定的条件,即首先提起诉讼的股东有必须符合“诉时股份拥有原则”。其次,提起诉讼有前置书面提请公司诉讼,穷尽公司内部救济,当公司怠 可直接以自已的名义起诉公司的一种制度。 1、股东撤销诉讼的原告 有限公司股东会、董事会决议违法、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侵犯的是股东的合法权益,股东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19.html -
了解详情
被认为是有效的。它的效力主要是根据公司的契约性质来判定。但是相反,在股份有限公司中就没有这样的考虑,这种条款被认作是无效的。 B.不负担增加义务的 的权利。这种批准权加强了公司中占优势地位的股东的意见考虑。这种批准机制由法律加以规定,并在股东会发行公司股份的过程中修改。在今天,它被看作是转让公司股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857.html -
了解详情
应有的重视。再加上我国原有法律法规对内幕交易的规定也缺乏可操作性,导致实践中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监事和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买卖股票的行为根本不受约束,利用 ,考虑到该实际控制人完全有可能(通过QFII或者以自身名义)在董事会或股东会对上市公司施加潜在影响,获取内幕信息,并从事内幕交易。因此,对于同一实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936.html -
了解详情
机制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禁止,一种是获得有权机关(主要是股东会,除非章程规定授权给董事会)的批准。这是借鉴了无利害关系人(Disinterested Per- ,载《比较法研究》1999年第3、 4期。 [31]参见朱晓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恶之法律抑制》,载《政法论坛》2004年第5期。 [32]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494.html -
了解详情
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可以授权董事会行使。选择管理者的权利是指:股东通过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做出决议的方式选举公司的董事、监事的权利。选择管理者的权利也包括决定 现代公司制度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对股份有限公司而言,股东作为投资者,对公司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均应通过股东会来行使,股东个人没有决定权。为了提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603.html -
了解详情
机制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禁止,一种是获得有权机关(主要是股东会,除非章程规定授权给董事会)的批准。这是借鉴了无利害关系人(Disinterested Per- ,载《比较法研究》1999年第3、 4期。 [31]参见朱晓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恶之法律抑制》,载《政法论坛》2004年第5期。 [32]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69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