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成气候。随着中外刑法学术交流活动的日益勃兴,德日刑法学成果广泛传人中国并且迅速获得青睐,某些刑法学者主张以革故鼎新的立场彻底推翻以四要件为特征 于以阻却犯罪行为表述较为妥当。 [⑤] 参见许玉秀:《当代刑法思潮》,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53页。 [⑥] 参见日本刑法理论研究会:《现代刑法学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98.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政策的实践,也难以为刑事政策的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这一方面在于中国刑事政策的特殊性是党和国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工作者难以跨越和进行理性 是否存在两极化刑事政策;更没有理由去迎合国外的两极化刑事政策,而是要为中国两极化刑事政策的实现而努力。⑺由此而言,学者们的使命不仅要关注现行刑事政策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95.html -
了解详情
。 ④高铭喧、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46页。 ⑤陈兴良:《刑法疏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9 - 140页。 ⑥参见赵廷光:《论死刑的正确适用》,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965.html -
了解详情
内容;同时作为失去治外法权的东亚国家,改革刑法是两国恢复国家司法主权的当务之急。因此,中国在变法修律中,模仿日本经验以收回治外法权为宗旨,将修改刑法列为首位。康有为 〕高柳建藏:《日本之法律教育》,引自孙晓楼:《法律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7页。 〔18〕同注10引书,第132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167.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建立过程的公正性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同,而且这种法制具有普适性。 中国社会法治化面临的困境就是法制建设依赖政府力量推行,法律的权威源于政府权威; ,法官显而易见的存在具有意义,若非他的在场,研究所展现的事件亦不属于现今中国的法律实践;另一方面,这些存在者的在场形式所以能够成立,是因为它们无时无刻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001.html -
了解详情
。 【注释】 [1][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91页。 [2]John Henry Merryman&Rogelio Perez-Perdomo, The Civil Law Tradition, (3rd ed.)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777.html -
了解详情
实行两院制等等,这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从半封建半殖民地废墟上直接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这些作法,都被 公民之间的政治互信,把社会冲突消化于无形之中,达到和谐社会的目的。 新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方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62.html -
了解详情
2006年版。 [10]Supra note 3, p. 18, 62. [11] 何家弘主编:《证据法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12]Roger C. Park, Michael J. Saks, Evidence Scholarship Reconsidered: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234.html -
了解详情
出版社, 1988: 11. [ 4 ] 历代刑法志[M ].北京: 群众出版社, 1988: 251 [ 5 ]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M ].北京: 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 141. [ 6 ] 旧唐书刑法[M ] / /历代刑法志.北京: 群众出版社, 1988: 284. [ 7 ] 新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04.html -
了解详情
,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10年到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三步走”战略的核心和本质,都是坚持 、科技领域继续扩大对外开放,而且在文化建设、社会管理等领域也要大胆博采众长。中国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如能源问题、环境问题、贫富差距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6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