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标准对共犯人进行分类的方法。而根据作用分类法,在犯罪中起主要作用者为主犯,起次要作用者为从犯,这是一种根据规范的、价值的标准对共犯人进行 出版社2007年版,第105页。 ⑽何荣功:论放风行为的法律性质及刑事责任,载《政治与法律》2004年第5期。 ⑾刑法将一些犯罪的望风行为直接类型化地规定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0231.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刑法规定构成共同犯罪必须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犯罪的成立与责任的认定是一致的,即承担刑事责任的人必须有二人以上,否则不可能构成共同犯罪,这 的犯罪分子,也是积极参加者。积极参加者还可按作用大小进行区分,起主要作用的积极参加者和起次要作用的参加者。至于积极参加者是否主犯,还是当然的从犯,存在争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24.html -
了解详情
《法国民法典》第1151条规定的违约人对违约的直接损害负责的规则也适用与法国的侵权责任领域。这种学说在大陆法系国家得到一些法典的认可,并且于1921年至1961年 结果发生的条件,不管是单一的、复数的、直接的、间接的还是起主要作用的条件,起次要作用的条件,都是结果事实发生的条件。2、只要是条件都是发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37.html -
了解详情
对共同犯罪区分出的一个重要类别。其主要有如下特征:1.在犯罪主体上,犯罪人为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且人员或单位恒定 它就不能构成犯罪集团。因此,在犯罪集团模式下,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在集团内部划分的就比较明确,通过犯罪集团自身就可以彰显出来。 据此,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590.html -
了解详情
,依据博丹和格老秀斯的国家主权理论,立法权力的划分原则并未使一国承担在某些情况下适用另一国法律的责任,从而不能导致国家之间相互使用法律的结果。从让?? 情况下。因此,实体分析在使用这种方法的体系内,只起到次要的作用。相反,实体主义用作一种法律选择方法,其主要的目标是,在任何既定的案件中选择更好的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30.html -
了解详情
整体上讲,在介入方式、优惠政策制定及如何履行优惠政策等方面,振富公司居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双方当事人尚未形成民法意义上的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关系。 第二, 的界分标准、法律渊源与法律规则、行政合同的主要种类及其具体应用、公共行政的合同化及其应用、行政合同案件及其争讼制度、行政合同的责任等内容;二是法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0045.html -
了解详情
距离上有何明显差别呢?应该说没有,两罪均是其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具有间接的因果关系,即由于不负责任,导致没有履行其职责,而未履行其职责的行为使应该 划分依据是同类客体。本来,这样的划分是有道理的。但问题在于,破坏经济秩序犯罪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主要表现就是它们同时还侵害其他的客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848.html -
了解详情
学者的非议,如有的学者认为:犯罪是符合刑法规定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3]也有的学者从划分罪与非罪的标准入手,对犯罪概念提出了质疑,认为:在新 从犯的范畴中[8]。由此不难看出,教唆犯的作用有些时候是主要作用,某些情况下是次要作用,不能简单地划分到主犯或者从犯的外延中,加之教唆犯又有其实施的特殊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9630.html -
了解详情
的,刑事责任就越小。就世界各国(或地区)的法律规定看,共同身份犯罪的量刑原则主要有二项:(1)就纯正身份犯而言,没有特定身份的人与有特定身份 国家工作人员在共同犯罪人中的身份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实施了部分可替代性实行行为的次要实行犯的教唆者,另一方面是实施了身份犯不具可替代性的实行行为利用职务便利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825.html -
了解详情
形式。第27条规定的从犯包括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或者辅助作用的情况,包括起次要作用的实行犯和帮助犯,这一点与大陆法系国家从犯仅指帮助犯的情况不同。可见 能保证共犯定罪的科学性,又能解决起主要作用者受到应有的严惩的责任问题。 在对我国刑法规定的共同犯罪分别以分工为标准划分为正犯、组织犯、教唆犯、帮助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4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