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被害人表述为:“被害人是指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许多教科书沿用这一解释。笔者认为,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是指正当权利或合法利益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 只能是自然人。由此可见,被害人与证人在诉讼中的诉讼权利、义务和地位也所不同。刑诉法将被害人的陈述和证人证言分别列为不同的证据的本意,盖出于斯。为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30.html -
了解详情
的突破。但该法实施一年后,人们发现,不对称的权利和义务设计,使得“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实际上是下降了”。刑事辩护不仅障碍越来越多,风险也越来越大,律师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从刑事诉讼法和刑法的规定看,这对律师参与刑事诉讼构成了威胁。“证人改变证言”往往与取证人的身份、环境条件、情况变化等因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77.html -
了解详情
因陈述致自己或与其有前条第一项关系之人受刑事追诉或处罚者,得拒绝证言。”??〔7〕?台湾法中的上述规定,可谓是继承亦可说是移植亦或兼而有之。因为 的法律责任。我国新刑法第305条、310条分别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故意作虚假证明,……或者隐匿罪证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13.html -
了解详情
自身享有的基本权利也更加重视,对其出庭的经济补偿也愈加关注。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就必须对民事诉讼中的证人出庭经济补偿制度进行完善和补充,将经济补偿权这 制度的完善和落实也能够对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行为进行规范和限制,并且对于证人出庭作证的真实性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这对于我国法治型社会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8029.html -
了解详情
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有关要求,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依据宪法法律规定,结合司法工作实际, 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证人证言有异议,人民法院认为该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的,证人应当出庭作证。 健全证人保护工作机制,对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7129.html -
了解详情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有关要求,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依据宪法法律规定,结合司法工作实际,制定 。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证人证言有异议,人民法院认为该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的,证人应当出庭作证。健全证人保护工作机制,对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5260.html -
了解详情
提供的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不相适应的证据;(二)与一方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证言;(三)存有疑点的视听资料;(四)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 条【当事人书证提出义务】下列情形,控制书证的当事人应当提交书证:(一)当事人在诉讼中曾经引用过的自己持有的文书;(二)为承担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的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8785.html -
了解详情
明了质证的部分对象,有的只说明了质证的基本形式,有的概念是针对刑事诉讼中的质证而作的,不能反映我国民事审判中质证的本质。我认为:质证,是指 质证的主体。如人民法院开庭前收集的证人证言没有按照法定程序收集,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有权向调查、收集该证言的法官质询,这样可以避免有些法官偏向当事人一方收集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4839.html -
了解详情
明了质证的部分对象,有的只说明了质证的基本形式,有的概念是针对刑事诉讼中的质证而作的,不能反映我国民事审判中质证的本质。我认为:质证,是指 质证的主体。如人民法院开庭前收集的证人证言没有按照法定程序收集,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有权向调查、收集该证言的法官质询,这样可以避免有些法官偏向当事人一方收集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9192.html -
了解详情
甚至是犯罪嫌疑人是否参与作案等基本案情难以认定。其次,证人证言之间的矛盾难以排除。关键证人证言前后的变化给认定案件事实带来很大困难。再次,勘验检查 证据是否达到确实、充分。二是刑事诉讼程序规范的变化。1979年刑事诉讼法、1996年刑事诉讼法和修改后刑诉法使刑事诉讼规范的内容不断细化和充实完善。同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556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