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这与二战结束后,法国刑事诉讼法加强民主和诉讼中人权保障的趋势是一致的。 当然,民事原告人制度的设置必然带来如下弊端:一是,使检察机关 。为避免追诉机关消极应付不能有效追诉,在继续进行追诉时实行回避制度,即原先办案的人员不再参与本案的工作;(8)由于被害人提不出比追诉机关更多的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26.html -
了解详情
,并且适当地提高了律师在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正式出台,标志着我国民主法治进程的加速,标志着我国司法制度进步与国际接轨,同时也预示 机会。加上长期以来官本位意识、人治意识影响,以及司法人员对律师持有的偏见和敌意,律师权利在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中受到各种歧视性限制就不足为奇了。虽然参与立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50.html -
了解详情
讼制度表现得尤为突出,侦查阶段不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回避律师同步介入、强调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分工负责、互相配合流水线作业等等,诸多制度设计 的刑事诉讼法典在立法规定上过于粗略,许多重要的诉讼制度和程序缺乏规定,整部刑事诉讼法的可操作性较差。正是由于现行法的不周延和诸多缺漏,为国家机关“法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73.html -
了解详情
并最终成为例外……[4] 但所有这一切,仅仅靠刑事诉讼法本身的修改或者刑事证据规则的制定,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证人法律安全的保护,以及禁止对证人随意实施 导致这些机构无论是在其上级机构还是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一落千丈。加上目前建立的冤狱赔偿制度,使那些最终被判决无罪的公民拥有向检警机构申请“国家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54.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的性质结构本身对证据立法模式和制度的选择就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难题。这就启示我们,我国证据立法的问题必须要同民事诉讼法的修改问题联在一起考虑,证据立法 真实原理,诉讼中的证明标准才有一个多元化的问题,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才有一个区别的问题。证明标准是证据立法中所必须规定的一个重要制度。这个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00.html -
了解详情
模式和制度框架。在制度的层面上,以最高法院新近颁布的《刑事裁判文书式样》为代表的改革成果,虽然宣称溶入了新《刑事诉讼法》的精神,比如增加了被害人陈述 自已在诉讼行为过失而要求上诉或再审,应当对原告因此受到的损失给予补偿。(4)合议庭组成及合议庭成员回避问题应当在裁判文书中告知当事人,这一点在目前的裁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06.html -
了解详情
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体地位。可以说辩护职能的强弱是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诉讼中的地位成正比例关系的。辩护职能越强大,则意味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还延伸到了侦查阶段。如意大利1988年刑事诉讼法全面规定了律师介入侦查的制度,明确规定除非讯问犯罪嫌疑人时辩护律师在场或者犯罪嫌疑人放弃了沉默权,否则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68.html -
了解详情
名单应当由司法行政机关管理,回避仍然应当是鉴定人的义务。四、关于单位鉴定问题当前我国刑事诉讼中普遍存在单位鉴定问题。我们认为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只能由自然人 他就是“鉴定人”了七、关于转变观念问题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是将鉴定单独作为一节规定在侦查一章中的。对需要鉴定的专门问题,一般是侦查机关指派或聘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95.html -
了解详情
尚存,甚至,我国已经承诺的某些国际标准,在刑事诉讼法中也未能体现。因此,可以说从刑事诉讼世界发展趋势的角度考察,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既有深远的 方式走过场。再者,法律对侦控机关运用刑讯等非法手段收集获取的证据,没有作出排除性规定,回避非法取证的效力,司法实践中将难于杜绝刑讯逼供等非法行为,这也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84.html -
了解详情
的人能够参加判决的制作过程”,“一种法律制度如果不能保证当事人参加到审判活动中来,就会使审判的内在品质受到破坏。”⑧修订后《刑事诉讼法》充分肯定当事人 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对被害人有足够理由,如申请回避不被采纳、检察人员有重大徇私舞弊嫌疑的不起诉案件,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在起诉时间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6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