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本意是改变辩护律师从业时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惧怕心态。为此,一方面将适用主体范围由原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辩护律师和其他辩护人修改为辩护人或者其他任何人 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覆盖面有限,其余大多数刑事案件的被害人仍只能寄望于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救济自身权利,然而,问题丛生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745.html -
了解详情
因而这种有错必究的审判监督指导思想使得被告人陷入再次甚至多次受追诉的危险[5]。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再审没有明确的时效和次数的限制,加上法院本身司法不 的生活和工作。因此,建议立法将精神损失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的范围,赔偿的范围和数额可以借鉴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失赔偿的具体规定。 (三)完善证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42.html -
了解详情
的建议。鉴于没有强制性法律规范规定公安机关和法院必须接受检察机关的建议,所以刑事和解的结果始终存在不确定性,势必影响检察机关的威信。 5.缺乏外部监督制约机制 以确保和解的自愿性和真实性。 4.改造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应参照民事诉讼制度的规定,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的范围扩大到精神损害。同时突破先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44.html -
了解详情
加害人一旦被羁押,则很难实现加害人与被害人面对面的直接会商。 2. 缺乏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和解协议的自愿性是司法机关考虑是否从宽处理的基础条件。由于 ,以确保和解的自愿性和真实性。 4. 改造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应参照民事诉讼制度的规定,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的范围扩大到精神损害。同时突破先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62.html -
了解详情
给与的犯罪意图是否一致,如果被教唆者所实行的犯罪行为未超出教唆者所教唆的犯罪范围,那么双方就具有犯罪的因果关系,反之就不具备犯罪的因果关系[3]。 帮助行为 时间、地点和行为方法没有特殊要求。 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特别是共同犯罪案件中,当共同犯罪人不承担过限行为的刑事责任时,是否应当承担过限行为引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309.html -
了解详情
》第八章关于调解制度的规定做了一个很好的解释和补充,明确了民事诉讼调解的适用范围,也细化了调解适用的步骤。在司法政策方面,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提出 有可能发生报复性事件,甚至于世代结怨,这都给社会埋下不安定隐患,虽然受害人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权利,但仍不利于其权益保护,如精神损失被排除在外,判决结果难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257.html -
了解详情
,属另一法律关系,与本案人身损害赔偿不存在因果 关系,不属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因此作出下列判决:以被告人李锦彬 犯交通肇事罪判有期徒刑三年, 事故 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 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的规定,由保险公司直接赔偿受害者损失。第二 种意见认为,虽然该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01.html -
了解详情
直接造成诸多程序瑕疵乃至完全的程序缺失,而且反过来又会激发各地法院纷纷突破《民事诉讼法》的现有规定进行违法“改革”和最高法院超越法定权限进行扩张性、抢占性④“立法”的巨大 小的距离。「22」(4)刑、民案件的相互交错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之规定影响着民事诉权的有效行使。刑、民案件的相互交错,在此是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72.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刑诉法第83条规定,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该法第88条规定,对于自诉案件,被害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诉 、经法官允许,可向被告人、证人、鉴定人发问的权利;6、因犯罪行为造成其财产损害的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7、参与法庭辩论;8、参与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28.html -
了解详情
一般应是受害人本人及其近亲属和有其他抚养赡养关系的人。范围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范围大致相同,包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因此,受害人补偿制度应坚持国家补偿与社会救助相结合的原则,可以成立刑事受害人社会救助基金会等组织,收集社会捐赠,予以救助。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人民法院·仇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