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可以对生效的判决、裁定在经审查认为人民法院认定的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违反法定程序、审判人员枉法裁判的情况下提起抗诉,人民法院应当发动再审程序 初,现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确立, 中国在入世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会加快速度,人民对法律的了解已与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590.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拒绝调解时,法官不能主动召集当事人进行调解,而应当进行判决;其次,在当事人均同意调解的情况下,能否达成调解及达成何种内容的调解协议,都应取决于双方当事人 增加了难度。因此,笔者认为,放宽申请再审的条件,将生效的民事调解书纳入民诉法第179条的规定,再审的条件与判决、裁定相同,并增加权利因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604.html -
了解详情
和社会价值。 二、关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加以监督之必要性 关于当事人能否以调解违反自愿原则为由申请再审,理论界有不同的观点。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调解是 极为重视调解的运用,调解率也作为考核法官业绩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调解无须象判决那样对事实和法律作出详细周密的分析论证,相对快速且省力,而且由于调解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569.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2]也就是说,第三审作为法律审之目的,一方面在于依法律上的论点审查原审判决适用法律是否正确,另一方面在于谋求法律解释适用的统一,其最重要的功能是确定 我国再审程序存在的现实理由已大为削弱,因此再审程序的启动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以保障诉讼程序的安定性与生效裁判的权威性。而要达成此目标,必须在深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17.html -
了解详情
在一审、二审和再审中,可以在答辩期满后裁判做出前进行调解。征得当事人各方同意后,法院可以在答辩期满前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我国将调解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供不低于劳动基准的利益是其不得减免的义务,在劳动者利益能否低于劳动基准的问题上排斥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即只能在劳动者利益不低于劳动基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680.html -
了解详情
项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二审案件和再审案件,对原审法院受理、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错误的,应当分别情况作如下处理: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实体判决后,第二审人民法院认为不 上诉。那么,在审判实践中,人民法院审理当事人对重审案件的判决、裁定提起上诉的二审行政案件能否第二次发回重审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71.html -
了解详情
,原判决仍有现实的执行力。另外,如果原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按审判监督程序进入再审后,案外人可否参加诉讼,如果可以参加,其在诉讼中又处于什么地位 执行能力及执行异议进行举证、质证,查明执行案件的有关事实,确定能否执行及如何执行等问题,以便实现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义务或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活动。目前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290.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义务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诉讼活动。由人民法院制作的民事调解书一经生效,与生效的判决、裁定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所以法院调解无论从调解过程看,还是从 解释中对诉讼调解瑕疵的救济,只规定了当事人可以违反自愿、合法原则为由申请再审,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检察权行使的方式,应当通过立法完善加以补救。配置诉讼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183.html -
了解详情
项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二审案件和再审案件,对原审法院受理、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错误的,应当分别情况作如下处理: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实体判决后,第二审人民法院认为不 上诉。那么,在审判实践中,人民法院审理当事人对重审案件的判决、裁定提起上诉的二审行政案件能否第二次发回重审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65.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那么,就不应当仅仅享有抗诉权,仅仅对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中的生效判决和裁定进行监督,而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总则的规定,对民事审判活动实施全面 ,检察机关有权立即向人民法院发出“暂缓执行通知书”,待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后,按照再审的裁判一并执行。3、法律应赋予检察机关实施民事检察监督相应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