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口头约定的工资为每月2000元,后来又调整到每月25O0元,但双方一直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该企业发放工资的方式是,每月15日发放上个月1日到上个月月末的 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5658.html -
了解详情
政府方面及时公布具体的货币信贷项目清单及其进展状况的报告。 (二)对国际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是当务之急 必须看到,世界自由贸易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 如《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及《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均未涉及外国人就业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61.html -
了解详情
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其2008年2月到2008年12月期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33000元、违法解除的赔偿金、补缴2007年3月至2010年 争议仲裁时效的一般性规定,而并不适用于有关劳动报酬时效的特殊规定。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516.html -
了解详情
认定之后,才可能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同时,认定工伤事故是具体行政行为,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行政职权,对工伤认定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由法院依 。因为此时应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属于劳动争议中的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仲裁前置的规定,必须先经过仲裁。其实,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577.html -
了解详情
有一些地方增加了行政部门对裁员的影响,《福建省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实施办法》规定,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对裁减人员方案进行审查,若无异议,视为同意裁减人员方案;若发现 11个月才能结案,如果单位败诉,则需要支付争议期间的11个月工资。而按照目前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仲裁时效为1年,即员工可以不必在被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979.html -
了解详情
《工伤保险条例》、《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劳动法律提出劳动仲裁,对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解决职工与用人单位 。随后,受伤职工对用人单位提出的工伤保险赔偿,按《工伤保险条例》等劳动法律对各项目具体损失进行计算,同项目的各类损失额低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同类损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569.html -
了解详情
书记、主任都认为这是很正常的。这个案子我最后是把中院的法官拖到现场调解结案。这就是我们中国社会常见的“理”与“法”之间的冲突。 在在西方人眼里,凡是 行政解释,再后来最高人民法院为了时效问题作出了多次司法解释。象新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时效的规定相对就比较清楚:新的规定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869.html -
了解详情
不认可的,用人单位可能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6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 确认。第二,劳动者个人要有权利意识。劳动者应注意保存自己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的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资发放凭证,以及能证明存在加班事实或个人权利受到侵害的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4025.html -
了解详情
的情形外,双方不得随意变更、中止。对毕业生来说,到用人单位报到后,在双方签订劳动合同之后,原就业协议随之失效。从这点来看,就业协议不能替代劳动合同 ,当事人必须履行。 2008年5月1日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4010.html -
了解详情
其补正材料的同时,应提示用人单位或者职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解决争议。 三、《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第一款第(三 法定申请时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被认定为工伤后,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符合享受待遇条件的,享受除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645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