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在一般财产上。如生存配偶的遗产用益权就是一种概括的财产用益权。 二是突破了用益权不得让与的限定。关于对用益权的处分问题,《法国民法典》 房判决给弱势一方,但这仅仅解决了房屋的归属,并不是针对的他物权。因为房屋对个人而言具有较大价值,因此通过房屋所有权的方法解决居住权问题,有时难免造成不公正的结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84.html -
了解详情
相分离情况下的区别,即做为经营中的国企和国资监管机构的行为者个人,不是以个人财产经营并承担民事责任,因此,其获得报酬的多少,不能等同于经营的盈利。 关键之二是政府以什么标准来要求其工作人员履行“市场行为”的职责,或者说这种职责应怎样确立才既符合政府 属性的要求,又在市场中是有效的,这同时也是其权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22.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讨论民法典的品格,必须先对“品格”一词进行分析。让我们先来看看几部较具权威性的工具书是怎样解释“品格”的。《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 一个大的国家中制定出一部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统一民法典,实属不易。因此,在财产关系上,我们的民法典只能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最基本制度进行法律上的确认: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14.html -
了解详情
《法国民法典》现象更加变本加厉。 那么,对于一部经历了200年风风雨雨的法典,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来评价它呢?本文试图将《法国民法典》置于历史大背景中进行考察,通过对《 一人管理之。夫得不经妻的同意而出卖或让与共同财产,或以之抵押。”不仅如此,连妻子的个人财产也由丈夫说了算,法典第1428条前两款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429.html -
了解详情
层出不穷,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二是遗产的被继承人怎样才能确保自己的财产死后按自己的意愿运用,怎样才能确保遗产继承人不会因缺乏管理能力或者任意挥霍而使遗产 再者,信托最早就是作为一种个人财产的管理制度出现的,目的在于使财产保值增值,而资金的限制显然与这一目的相悖,也只会让信托变成富人专用的工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350.html -
了解详情
侵犯,反而有保护它们不受他人侵犯的义务。所谓积极权利(positive rights)就是个人要求国家采取积极行为的权利,这类权利主要是指各种社会福利权利或各种 被践踏 典型的私益诉讼应当是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是平等主体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诉讼。民事诉讼的标的一般是当事人的民事权利主张,包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77.html -
了解详情
、法官任意决定。这种司法制度到了中世纪末期,使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广大群众的财产和人身权利不仅得不到保障,而且使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也受到了严重阻碍。 党和国家倡导并规定的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根本原则,我国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79.html -
了解详情
一致,为此,笔者谈谈自己的浅见,以求同仁赐教。刑事自诉案件,是公民个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人民法院依法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人民法院可以直接立案、审理 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33.html -
了解详情
实践进行研析,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作案人为何要实施反侦查行为?会实施怎样的反侦查行为?侦查人员如何去面对与防范?这些都涉及反侦查行为的形成 几乎是所有的人都具有潜意识层面的潜在趋利避害心理,换言之,潜在趋利避害心理遍及每一个人;在潜在趋利避害心理转变为意识层面的趋利避害心理后,其主体就只涉及实施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89.html -
了解详情
不受外界干扰的条件下来进行宪法解释和合宪性审查[16].这样的制度安排反过来可以使个人的基本权利和国家的基本规范在社会中真正落实,通过不断进行“有没有违宪 主观意志为转移的[51].今后与其讨论要不要司法审查,毋宁把重点议题转到怎样建立和健全既符合中国现实需求又高度合理化的一整套制度方面。四、中国设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4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