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民事诉讼法 【出处】《法学》2010年第10期 【摘要】民事诉讼中推定的基本功能是为法官审判提供一种简捷的认定未知案件事实或争议事实 方法论规则以一种高度的重视;同时,还必须努力地创立一种能够说明司法审判更一般原则的方法论。只有这样,法官才能超越一般的经验束缚,从习惯于理论的概念对应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9106.html -
了解详情
附随效力以及事实效力。原有效力反映了判决的本质,是判决具有的最基本和最直接的效力;附随效力一般包括判决的反射效力以及争点效力, ,2003:302. {9}丁宝同.大陆法系民事判决效力体系的基本构成[J].学海,2009(2):152- 158. {10}陈计男.民事诉讼法论:下[M].台北:三民书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4716.html -
了解详情
等。这里的案外人包括当事人以外所有了解案件情况的组织和个人。这些手段也基本可以保证检察机关全面调查核实当事人申请再审事由是否成立或再审判决、裁定是否有明显 的司法资源,造成诉讼秩序的混乱。为此,《民事诉讼法》增加第209条规定了法院自我纠正在先,检察监督在后的原则,要求当事人必须先向法院申请再审,符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1622.html -
了解详情
的自由裁量权?是否允许当事人就诉讼费用负担决定单独提起诉讼? 二、诉讼费用负担基本原则 其他国家和地区在诉讼费用负担上的法律规定虽然不尽相同,但又共享一 :诉讼费用由败诉方负担,胜诉方自愿承担的除外,由此确立民事诉讼中败诉方承担诉讼费用原则。我国《民事诉讼法》第98条第2款规定,申请人申请先予执行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358.html -
了解详情
一种绝对原则放之四海皆准,不受任何条件限制。例如公开审判是诉讼的基本原则,但对特定的未成年人犯罪,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案件,就须不公开审判。罪刑相 在二审程序中的权益保护却明显薄弱。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害人对刑事部分无上诉权,如果其不是作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提起上诉,就无权参与二审诉讼,只能将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1623.html -
了解详情
集中审理、防止诉讼突袭、促成调解的目的。 (三)对现行举证时限制度的基本评价 自2002年《证据规定》实施后不久,举证时限制度随即引来社会的热评 研究院法律学研究所筹备处2010年版,第400-416页;[韩]孙汉琦:《韩国民事诉讼法导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第50页。 [2]当时,全国不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246.html -
了解详情
力和证据力。 非法证据排除原则下的证据的合法性:1.证据必须具有合法的形式。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2条第2款,《中国民事诉讼法》第63条,《行政 ,建立和完善证据规则是依法治国的客观需要。党的十五大正式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修正后的宪法也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0390.html -
了解详情
仲裁机构作出仲裁裁决已为人民法院所承认的;(六)申请认可的民事判决具有违反国家法律的基本原则,或者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情形的。就此可以看出,两岸认可 对于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当事人仅可在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内容违反法律时申请再审(民事诉讼法第182条)。[37]此外,调解书具有执行力,一方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5281.html -
了解详情
一事实真伪不明时,一方当事人所承受的不利负担,就是证明责任。[7]而我国学者也基本赞同两分法,认为证明责任应该是指,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提供证据的责任 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232 [6]贝勒斯;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 [7]日高桥宏志,林剑峰译;民事诉讼法制度与理论化的深层分析「M」北京,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259.html -
了解详情
of certiorari),而大法官们每年只能处理100-120件案件,最高法院挑案件的原则是,案件应涉及到对宪法或法律解释产生的争议,案件不在其大小 不符合我国目前的国情,特别复审的再审程序基本属于备而不用在我国当前可能会被视为天方夜谭。但以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和司法现状为基础,可以借鉴德国、日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05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