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审团(参审团)制度,并同时实行专家陪审(参审)制度。 【关键词】民事诉讼;参审制度;陪审团制度 【写作年份】2006年 【正文】 参审制属于陪审制 它们也都各自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陪审团制度存在的缺陷是:诉讼程序迟延,审判效率低下,陪审员的认定事实能力不足,无法应付现代型诉讼的审判需要,等等。参审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299.html -
了解详情
考虑到民事诉讼程序的特殊性,民事诉讼法确认检察机关基于公益参加民事诉讼是完全必要的。 值得注意的是,检察机关应当以保护公共利益作为其参加民事诉讼的目的, 总则部分第14条赋予检察机关的审判活动监督权相矛盾,而且与检察法律监督的宪法理念检察机关应当以公益保护作为其参加民事诉讼的主要目标相违背。 二、检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634.html -
了解详情
的对象。从总体上看,《证据规定》是遵循民事诉讼的规律,依据民事诉讼的特点,总结审判实务中的经验,吸取理论研究的成果而制定的,具有条款多、规定细、内容新的 ,如果承认其预决效力,对丙来说,程序上显然是不公正的。对于刑事判决对民事诉讼的预决效力,一位原苏联学者认为在审理民事案件时,只有两种由刑事判决肯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43.html -
了解详情
体系由公正、效率、效益三者构成。 效率的概念反映行为的快速、有效,诉讼效率则指在诉讼程序中各种主体行为的速度及有效性。民事诉讼的目的在于实现当事人的 ,同时也被视为司法审判民主化的一个表征。 5.制约与监督性 制约者,牵制、制衡,约束;监督者,监察、督察、督促。制约与监督表明民事诉讼中多种主体之间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34.html -
了解详情
,促进当事人自觉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有利于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调解有利于彻底解决纠纷和提高办事效率。如果通过调解解决了纠纷, 调审分立式,把法院调解置于诉讼程序之前作为独立的调解程序;一种是调审分离式,把法院调解程序从审判程序中分离,作为法院处理民事纠纷的另一种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854.html -
了解详情
的迟延、复杂、昂贵怨声载道;三是实践中有许多法官和执业律师为改善民事诉讼程序作了积极的探索。 三、改革成果分析 通过法官积极行使阐明权使当事人不 依职权调查证据,当事人提供证据则表现为民事诉讼的从属地位,学者形象地称之为当事人动动嘴、法官跑断腿的审判格局。 90年代以来的审判方式改革就是循着弱化法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81.html -
了解详情
辨结束后但不会造成审判延迟的时间内,一方当事人可以提出要求对诉辨状判决的动议。而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对该制度目的的设计在于通过法院对 Woo著,蔡彦敏 徐卉译:《美国民事诉讼的真谛》,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55页。 [7]该听证程序于1996年Markman v. Westview 案件中由美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385.html -
了解详情
如何看待人民法院?有人嘀咕,人民法院是民事诉讼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她的任务是行使国家审判权,是执法,倘引进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岂不是将法院与当事人平起来坐 帝国民事诉讼法》(波恩1879年版)和《德国民事诉讼手册》被公认为是进一步处理一切新诉讼程序的基础。 [9](台)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第六册《法律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832.html -
了解详情
结论等,未经开示不得在开庭审理时使用。美国的证据开示程序富有特色,是其区别于传统英美法和大陆法国家民事诉讼的重要特点,但开示范围过广、成本高。 《联邦民事诉讼规则》加以比较,便可发现两者的共通性。美国民事诉讼以广泛的证据开示程序和陪审团审判为特征,不仅区别于大陆法国家,也与其他普通法国家相距甚远,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815.html -
了解详情
被害人的举证能力不足可能通过适用集团诉讼或者其他诉讼程序机制予以一定的弥补,但是过分鼓励民事诉讼,又有可能会导致诉讼泛滥,上市公司疲于应诉,增加经济社会中运营主体 行为的成本,以起到提前预防的作用,使人们因为恐惧后面可能的制裁而履行透支行为的还款责任。(3)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是谁主张、谁举证,对于主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75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