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理论研究刚刚起步,人们只是针对《民事诉讼法》第27条的规定,对于什么是票据纠纷票据纠纷的范围是什么等问题进行一些实用性的简单探讨。所以,当时在我国建立 、简捷的审判程序,实现了对票据权利人利益的快捷、有效的保护,促进了票据法律制度的健康发展。经过一百多年司法实践的检验,德国票据诉讼程序被证明是一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465.html -
了解详情
了这种程序。1979年《刑事诉讼法》第114条规定:公诉人在审判庭上宣读起诉书 后,审判长开始讯问被告人。公诉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讯问被告人。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辩护人,在审判人员审问被告人后,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向 被告人发问。据此,庭审调查一开始对被告人的讯问,主要是由审判人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164.html -
了解详情
了这种程序。1979年《刑事诉讼法》第114条规定:公诉人在审判庭上宣读起诉书后, 审判长开始讯问被告人。公诉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讯问被告人。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辩护人,在审判人员审问被告人后,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向被告 人发问。据此,庭审调查一开始对被告人的讯问,主要是由审判人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163.html -
了解详情
法定程序的再审事由(例如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之间是什么关系?从条文的表述和逻辑来看,其区别似乎在于:只要存在第1款 的审判监督程序的修改,包括《修改决定》中的内容以及作为其配套司法解释的《解释》中所规定的内容。 [2]王亚新:《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07.html -
了解详情
再审制度,充分行使当事人的诉讼,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关键词:再审的提起、再审事由、再审程序。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审判监督程序,总的指导思想是要加强对审判 法院实行不告不审,告什么审什么的原则。特别是在民事诉讼中,法律明确规定了当事人对自己实体和诉讼权利的处理权,对生效的裁判,即使有错误,只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654.html -
了解详情
绝大部分都是基于当事人的申诉。如果不允许当事人申诉时提出新证据,国家机关启动再审程序也就成了无源之水,也无法适应审判实践的需要。因此,在目前的民事诉讼制度下 这样规定,对于防止当事人滥用再审程序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这样规定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此时尚未立案,也未启动和进入再审程序,由什么组织,依什么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113.html -
了解详情
国人民大学和北京海淀区法院还共同主办了中国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研讨会。为缓解诉讼案件猛增与审判人员不足的矛盾(而根据最高法院的改革构想,法官人数在相当长的 鼓励当事人多选择简易程序。具体简易程序应收取什么标准的诉讼费才合理和相当呢?笔者认为:适用简易程序所征收的诉讼费用应当高于同样金额诉讼的撤诉案件,低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421.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上与立法上,该原则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虽然在我国的民事诉讼理论中一事不再理原则也是作为民事诉讼的一个基本原则的面目来出现,且在司法实践中也将 案件再审。虽然其权利可能最终获得了救济,但冗长的司法程序不但增加了当事人的讼累,也浪费了法院的审判资源,最终获得的利益是否与其投入成正比,还是另外一个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288.html -
了解详情
建立符合现代民事诉讼基本原理和符合司法审判实践需要的民事再审制度,以维护社会公正,确保法院权威。 二、重构民事再审制度之价值基础 现代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要求,民事再审制度作为受到二审终审瑕疵裁判的特殊救济程序,其目的不是否定二审终审已经确定的生效裁判,而是在保障已生效的法院裁判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057.html -
了解详情
中的两方主体看作当事人呢?同样不能。无论民事诉讼的两方主体,还是刑事诉讼的两方主体,都不能称之为当事人。那么,他们是什么人呢?为概括一切诉讼中两方主体 中的公诉人、自诉人、由法定代理人和近亲属构成的起诉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也都是当诉人。如同程序与实体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