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群众情绪,消除了纠纷双方的对立,以新的协议代替行政机关不合理具体行政行为而为之的。 笔者赞同后一种观点。并且认为在此还需要探讨行政诉讼协调的结案方式。在现行行政诉讼制度下,人民法院启动协调程序并取得成功后,对审判程序如何终结,笔者认为,应根据具体情况因案而定,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实现结案的目的: 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769.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诉讼履行判决为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三)项所规定,即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履行判决是行政诉讼一种重要的判决形式,笔者就实践中常见的几个问题略抒己见。 一、履行判决的适用范围是否包括行政机关明确拒绝相对人申请的行为? 由于行政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759.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诉讼中的撤诉是指原告(包括上诉人,下同)自立案至人民法院作出裁判前,向法院撤回自己的诉讼请求,不再要求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的行为。我国行政诉讼中原告撤诉后禁止再行起诉的制度,不仅没有上位法的依据,而且在实践中也为行政机关规避法律提供了方便,需要进行制度上的完善。如果原告撤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720.html -
了解详情
,并经过听证主持人核实认定为证据的被称之为行政听证笔录。行政听证笔录对行政机关具有拘束力。但是,如果当事人不服听证后的行政决定,提起行政诉讼,这时,行政听证笔录在行政诉讼中的效力如何认定,司法实践中存在争议。 有人认为,法院应该认可听证笔录本身的证据效力,法官在做出裁判时必须局限于听证笔录,听证笔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670.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应当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应当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这就意味着,如果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不能提供证据证明自己被诉的行政 原告承担败诉后果,是有失公允的。 三、行政诉讼法要求被告承担举证责任,充分体现了行政诉讼的目的。首先,有利于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严格遵守先取证、后裁决的规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594.html -
了解详情
欲继承张丙的财产,得知变更登记之事,遂以侵犯其法定遗产继承权为由提起行政诉讼,要求确认公安局将张丙与张英由叔侄改为父女关系的变更登记无效。 对 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该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对于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理解,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编写的《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433.html -
了解详情
现实的断裂。而当现实的行为在直觉上具有合理性的时候,我们就有必要对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制度和学说进行反思。 沈岿先生的个性化研究在举证责任的分配方法上 价值,应当责令其承担在事实认定上的不利后果。 通过以上的案例,展示了在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中价值衡量的思考方法。探寻举证责任分配的目的不纯粹是寻求个案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46.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行政诉讼的范围,按违法行为侵犯的客体不同,应当确定以下三类可由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行政诉讼: 一、 侵犯国家利益的案件。在我国现阶段民事行政领域中,侵犯国家利益的违法行为最直接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88.html -
了解详情
、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抽象行政行为,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由此可见,我国行政诉讼的客体是具体行政行为,而非抽象行政行为,因此,对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区分对行政诉讼的实践有重大意义,它不仅关系到法院对行政机关的监督范围与幅度,也涉及到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鉴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50.html -
了解详情
也应当知道了被告对其假证进行登记的行为。原告在2004年1月14日才向本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确认被告的登记行为违法,已经明显超过2年的时间,其起诉确属超过了诉讼时效的期限。”遂裁定驳回信用社的起诉。本案涉及到行政诉讼的起诉期的诸多问题,比如,对知道和应当知道的判断标准,对解释第41条:知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6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