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后,审判的结果有利于哪一方当事人也不是取决于检察机关的起诉意见,而是取决于人民法院的裁判,因而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诉并不必然导致当事人的诉讼地位 法律中确定的起诉资格时,不应着眼于法律明白创造的特定的权利,而应着眼于法律所想要调整的利益的一般性范围,[14]即客观上允许行政诉讼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594.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判决书中作为事实认定的行贿行为并不能构成供应商的重大违法记录,重大违法记录应是针对本人的刑事判决书或者行政处罚决定书,因此也不能取消T公司的政府采购 资格为理由裁定驳回起诉。本案关于政府采购原告资格的研究有着更普遍的意义。本文前述分析可以概括为四条理由,能普遍适用于所有政府采购行政诉讼案件:(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084.html -
了解详情
法规的规定,补偿标准是可以反复适用的抽象行政行为,对抽象行政行为的裁决应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我们认为,征地补偿标准这一概念在《土地管理法》第 诉讼效率和节约审判资源、有利于便民利民诉讼和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为导向,规范和改进起诉与受理程序,为矛盾化解创造有利的条件。 1.对连环诉讼应当如何立案受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729.html -
了解详情
则行政法院应以裁定停止诉讼程序。如果行政诉讼所牵涉的民事法律关系尚未进行民事诉讼程序,或者行政诉讼涉及刑事或其他行政争讼,而尚未终结(包括尚未起诉),行政 问题的批复》中指出,当事人隐瞒近亲关系骗取结婚登记,其婚姻关系依法不应保护。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2月4日作出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55.html -
了解详情
命令的审查,并不是直接进行,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不能直接针对行政命令提起诉愿或行政诉讼,必须等到该行政命令具体地适用于行政处分或其他行政行为后,方得以 合法权益免受抽象行政行为的侵害,而不是单纯地损害发生之后提供救济,因此应允许当事人行使“预期诉权”。 (3)时效原则 抽象行政行为做出以后,必然会有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225.html -
了解详情
,有漏洞,有缺陷。因此,依据目前的状况,房屋拆迁案件即使起诉到法院,无论是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中,法院并不能给予被拆迁人更好的保护。 (二)房地产交易 纠纷案件数量比较少,但随着商品房出售数量的增加,物业管理纠纷会逐渐增加,人民法院应通过审理这类案件,让当事人了解,学习条例的规定,用条例来确定各方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15.html -
了解详情
生命、身体安全、环境上的利益的公共利益,而是作为单独个体的个别的利益,应受到保护。 然而这一判断手法由于可以脱离法律的明文规定,利益的内容和性质以及 周边居民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法院主要以是否涉及相邻权的标准认定原告资格。例如在最高院公报的指导性案例中仅有的两件涉及城市规划诉讼的案件,起诉人作为建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89.html -
了解详情
割裂开来进行审理的做法行不通。 第二种观点的问题是:第一,本案甲起诉的性质首先是行政诉讼,其次才是民事诉讼。如果人民法院将甲的全部诉讼请求归结为一个 比较复杂,一并审理有可能影响第一个层次诉讼正常结案时,才把两者分开审理,但也应由同一审判组织进行。 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一审法院如果在第一个层次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418.html -
了解详情
会影响法院司法权的统一。如公民甲认为乙公司排污造成自己池塘里的鱼死亡,起诉要求法院判令环保部门对乙公司的排污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同时要求法院判决乙公司 先判,根据生效裁判内容处理民事或行政案件。 (二)职权法定原则。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应各司其职在法律规定的管辖范围内行使不同性质的审判权,对某些行政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834.html -
了解详情
范围,审查角度,审查程序及处理方式已经成为行政审判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现根据行政诉讼的特点结合法律规定,从实际出发,谈谈不作为案件的合法性审查标准。 一、行政 会产生实际影响,并且起诉人原则上已具备完整的法律人格,这些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是行政管理的相对人,就有权提起行政诉讼,就应认定其具有原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6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