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定义为:“行政机关就某种具体事实所作的判断、认识,以观念表示的精神作为构成要素,依法发生法律效果的行政活动,又称观念行为、表明行为”。[3] 的,规制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的方式、形式与步骤的一系列补充性、辅助性措施的总称”;[11]学术界对程序行政行为的法律属性看法不一,有的认为程序行政行为是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87.html -
了解详情
信息的能力受制于技术、科学、观念、制度等的约束,这就决定了行政法主体只能是有限理性的-政府与个人皆是如此;信息的有限性同时意味着行政法主体选择集合的不确定性。 、价格政策等行政法规或者部委规章,必须依法制定,不得与现行有效的法律相背。2)经济行政法的权力(利)配置经济行政法权力(利)配置格局,得之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72.html -
了解详情
权(力)利义务。在侦查法律关系之中,同样存在着这样的结构要素,国家专门机关(侦查机关、审判机关)和犯罪嫌疑人构成了侦查关系的主体;侦查主体实施侦查行为 各国的规定来看,都赋予警察机关、检察院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案件信息的义务。犯罪嫌疑人对侦查的参与还表现为一种主体性参与,即犯罪嫌疑人在侦查中有权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21.html -
了解详情
的理想就在于创设一个全面的法律概念系统,并试图把这些概念精练为各种绝对的实体性概念,作为严格规范结构中演绎推理的可靠和恒久不变的支柱;一如博登海默 第三人的利益损失——行为人获得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的形态。诈骗犯罪的传统构成模式一般要求行为客观上五个要素都具备,主观上还要具备犯罪目的要件。笔者认为,只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63.html -
了解详情
为行为人消极地不履行应当履行的法律义务而构成的经济犯罪行为。不作为的经济犯罪是一种消极、静态的不行为,是违反义务性法律规范的行为。不作为经济犯罪是经济 中个人的行为,或者认为个人盗用法人名义的犯罪是法人行为等,这些错误的认识,也是法人主观认识的一种表现。认识要素是主观恶性大小的反映,一般不影响法人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12.html -
了解详情
承载着规范及保障人格使命的法律,依据自我逻辑相应地构建了一个重要概念,即人格权。关于人格与法之间的关系,黑格尔以为包含着权利能力的人格是构成形式的法的 涵义之学说谱系,可参见[英]彼得斯坦 约翰香德著:《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第八章个人隐私,王献平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26] 参见吴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0182.html -
了解详情
发展完善的罪责规范论认为,罪责既不是单纯的心理事实,也不是纯粹的价值判断,而是心理要素与规范要素结合而成的复合概念[1](p230),其构成要素有:责任能力 一个无解之题。从近些年来德国关于无认识过失的研究现状看,重点讨论的是它的法律内容,即行为人负有预见义务和预见可能性。无认识过失犯罪是一个法概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3996.html -
了解详情
逻辑; 共享发展; 人以何种方式切入这个世界,与这个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并以实践的方式介入社会历史性活动中改造世界,形塑自我,共享成果,这是学术界无法 这恰恰说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存在支撑和构成着人的共享属性的生成与发展,使得人成为共享的存在者,相应地,人也在社会关系的构境中不断建构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5908.html -
了解详情
概念的至高无上性,所有的法律体系在本质上都是概念大厅(耶林语),法律体系的组成本身是由概念所构成的。概念本身是先验性的,不容动摇和质疑的合理存在 A在生命受到威胁时被迫编造虚假的恐怖信息,尽管对此造成了社会秩序的紊乱(公安机关花费大量的资源来疏导交通、排除隐患)等,但个人的生命利益优先于抽象的公共秩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9258.html -
了解详情
客体则更为直观。实际上,在知识产权的转让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转让主体如何将信息资源所负载的法律上的利益(即知识产权本身)转让给受让方 转换性使用行为,但对著作权人利益未构成实质性损害,同时还有助于公众对广播电视信息的自由接触,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10}同时,转换性'(transformative)与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768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