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起诉的麻烦。但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36条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的规定, 次开示。以某县人民法院为例,该院受理案件后一般安排在15日内开庭。《刑事公诉案件庭前证据交换实施办法》虽然规定法院书记员在开庭10日前书面通知辩护律师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107.html -
了解详情
报的户籍所在地进行调查核实;被告人自报身份虚假陈述的情况出现,就会造成法院诉讼文书的误送,使法院工作被动;核实被告人真实身份后,法院往往启动再审程序审理 的规范性文件至少应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责任主体,即要明确,在刑事诉讼中,哪些部门和工作人员负有调查或者协助调查的义务,以及具有什么样的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98.html -
了解详情
简化审,对任何案件都不制作、送达启动普通程序简化审的诉讼文书,但立案法官在送达起诉书的同时送达诉讼权利告知书,并逐步推行庭前证据展示(交换)制度。 2 ,如何简化。 适用这种开庭即时简化审的理由在于: 1、普通程序简化审不是对刑事诉讼程序的创新,而是对普通程序的简化,它并不改变普通程序的性质,既然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49.html -
了解详情
的情况,致使被害人无法及时提起自诉。基于被害人的刑事诉讼当事人诉讼地位,公安、检察机关应及时向被害人送达有关法律文书。凡涉及被害人利益的处理情况应当以书面 申请复议、申请检察机关进行法律监督,直至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六、应当完善协助诉讼制度。一般情况下,被害人是案件的知情人,能够提供线索和证据,其积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05.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之概念乃为诉讼法之中心”(注:转引自曹鸿澜:《刑事诉讼行为之基础理论(1)——刑事诉讼行为之效力》,载台湾《法学评论》1974年第6期,第 立案条件的起诉不予受理或拖延受理,以及受理立案后,不依法定期间和方式送达有关诉讼文书等。②审理阶段。主要表现为故意拖延审理期限;明知依法应当回避的人员不予回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91.html -
了解详情
第149条仍旧保留了审判委员会可以讨论决定某些案件并且合议庭应当执行的规定,因此在刑事诉讼中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个案的制度是有法律根据的。 (3)审判长选任制度的 任命为审判长(主审法官),由他们来主持庭审、作出裁判、审核和签发诉讼文书、决定是否将案件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故而他们比其他法官享有更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99.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当事人及其亲属通过行使申诉权,以求得到法律的保护。2、由于终结法律文书认定的犯罪金额与侦查机关办案时扣押或收缴的金额不一致,侦查机关又未及时作出 时,多半选择了放弃;三是启动再审程序繁琐,制约了监督职能的行使。现行《刑事诉讼规则》规定,控申部门复查案件后,认为应该提出抗诉的案件,由控申部门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61.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简化审,对任何案件都不制作、送达启动普通程序简化审的诉讼文书,但立案法官在送达起诉书的同时送达诉讼权利告知书,并逐步推行庭前证据展示(交换)制度。2 ,如何简化。适用这种开庭即时简化审的理由在于:1、普通程序简化审不是对刑事诉讼程序的创新,而是对普通程序的简化,它并不改变普通程序的性质,既然是普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59.html -
了解详情
除外)、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法院审判阶段(一审、二审)。这三个阶段的刑事诉讼流程包括:公安机关的立案、侦查、拘留、呈请检察院审查逮捕、检察院作出批准逮捕 掌握控方的入罪思路和证据体系,“知己知彼”方能针对性地提出辩护意见、撰写法律文书,进行有效辩护。在此阶段争取不起诉或其他有利于当事人的结果。尤其是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3057.html -
了解详情
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 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的地位比较特殊,其人身自由多数时候被限制。其合法权利受到侵犯后 ,受委托的律师自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查阅、摘抄和复制与案件有关的诉讼文书及案卷材料。受委托的律师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有权查阅、摘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151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