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公诉转自诉制度名存实亡。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45条的规定,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不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 又欠缺,其所提供的证据往往无法达到证明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定罪标准,法院往往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导致被害人通过申诉请求提起公诉和提起自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561.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确实充分的最低限度。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是认定犯罪的最低标准,如果不能达到这一标准而盲目进行和解和裁判案件,怎能实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 机关在审查和解协议的真实合法性及和解协议的履行情况后,作出不起诉决定或建议公安机关撤销案件。笔者以为该说法欠妥,按照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规定公安机关是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512.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的一项立法例:《刑事诉讼法》解释第176条第2项规定,起诉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的罪名与人民法院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应当作出有 纯粹程序正义的特征:有关形成结果的过程或者程序正当性和合理性的独立标准是存在的。只有要求刑事诉讼行为的成立必须具备程序要件,才能进行是否符合正义的独立标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743.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的一项立法例:《刑事诉讼法》解释第176条第2项规定,起诉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的罪名与人民法院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应当作出有 纯粹程序正义的特征:有关形成结果的过程或者程序正当性和合理性的独立标准是存在的。只有要求刑事诉讼行为的成立必须具备程序要件,才能进行是否符合正义的独立标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79.html -
了解详情
公平正义标准的审判和惩罚,被害人在心理上得不到慰籍;将行为人放任到社会,将会对社会构成极大的危险。并且,这种作法也不符合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患有不能够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时,可以依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对其作不起诉处理,交由专门的精神病院比如安康医院强制治疗。检察院也可以根据相关证据,解释、证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839.html -
了解详情
考虑我国地广人众各地经济发展程度差异较大等特点,由各省出台具体的计算标准,比较符合我国的实际。《最高法院精神赔偿司法解释》对此虽有具体的规定 )因下列人格权蒙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参考文献】一、《大众刑事诉讼法操作指南》 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70.html -
了解详情
相济刑事政策对程序立法滞后的批判。 一是在刑事诉讼法中增设暂缓起诉和暂缓判决制度。暂缓起诉、暂缓判决是犹豫处遇的二种表现形式,它们旨在使被追诉者进 适用对象、适用条件进行限制,设制一个相对固化的标准,以防止权力的滥用。 二是在刑事诉讼法中引入刑事和解程序。刑事和解又称犯罪人与被害人和解,一般是指在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31.html -
了解详情
。不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能掌握刑事司法的精髓。法律追求秩序,因而它首先是限制恣意横行、无法无天的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刑事诉讼法首先是减少和杜绝冤假错案 。所以,羁押可以说是依附于拘留和逮捕的,没有独立性,当然更没有独立的羁押标准。这样,对于杀人强奸的犯罪嫌疑人可以拘留,对于一般的偷盗也可以拘留,并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001.html -
了解详情
也是英美法系国家中陪审团审判的需要。在正式的陪审团审判之前设立由法官对起诉方证据进行初步审查的程序,就是为了避免浪费陪审团审判的资源和时间。倘若没有 :对法定证据制度的再认识与证据采信标准的规范化,《中国法学》2005年第3期,页144151。 [25]《刑事诉讼法》第162条规定: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496.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的程序回逆的利弊分析 评价诉讼制度的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刑事诉讼法的设立目的以及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综观各国刑事诉讼法的设立目的,无非是惩罚犯罪和保障 ,可能影响定罪的,应当建议人民检察院补充或者变更起诉的规定。 3.《刑事诉讼法》第189条第3项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8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