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请求权的第三人,即使是民事诉讼意义上的无独立诉讼请求权第三人,在行政诉讼中仅限于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人,只存在非 负有责任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此外,中国大陆行政诉讼法对涉外行政诉讼作了规定,而台湾地区行政诉讼法未作规定。 「参考文献」 [1]参阅中国大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99.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随着社会发展、人权保障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完善。因此,在行政诉讼制度的设计以及对司法审查的可得性的思考上,应当始终以人权保障为终极 也可能会有差别,不见得都要通过司法救济途径解决。比如,“假契约”能否进入行政诉讼领域,就得仔细鉴别。 英国行政法上认为,内部契约(internal contract)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11.html -
了解详情
案情事实以及与行政案件的内在关联性含混不清、一时难以查明,如果一并审理,会超过行政诉讼的法定审理期限,影响行政案件的及时解决。此外,如果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因故不 民事诉讼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附带民事诉讼是在行政诉讼进行过程中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期限应当自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07.html -
了解详情
赔偿之诉的确立,以及《若干解释》增加规定确认判决,行政确认之诉已在行政诉讼实践中被经常运用,以满足司法实践的需求。可是,由于立法上单单 政法论丛》第6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xliii] 王名扬主编:《外国行政诉讼制度》,人民法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250页。 [xliv] 熊菁华:《行政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97.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对其承担法律责任,本身就具有明显的代表性。既然行政诉讼被告在本质上具有代表性,那么由行为者来代表国家、政府承担责任,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对党组织、非政府组织行使行政权力的行为进行监督,使党组织、非政府组织皆可以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一)党组织的被告资格分析政治领袖行政范式下,中国共产党由于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53.html -
了解详情
是行政行为直接作用的对象,只要无法通过民事诉讼得到救济,均可考虑通过行政诉讼予以解决。 第二,特别强调了相邻权人和竞争者的原告资格。如果行政行为侵犯 要求环保部门对超标排污单位进行制裁,而环保部门不予处理,受害人即可提起行政诉讼。 2、在某些起诉条件方面作了有利于起诉的解释。这是依据行政诉讼法的精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25.html -
了解详情
协议,从而损害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这种观点,混淆了民事调解与行政诉讼调解的区别。在民事领域中,民事权利是私权,允许当事人放弃合法权利进行调解。 质疑(J)。行政发展,2003,(12):54-57. [8] 高秦伟:中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现状与课题[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14.html -
了解详情
。 1914年袁世凯政府通过政治会议制定并公布了《中华民国约法》作为根本法,在行政诉讼方面正式规定了二元制模式:该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法院依法律 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防止各式各样的专制一直是思想舆论界重要关注点。反映到行政诉讼制度设计方面,就是要力图防止行政官员的恣意和专横,达到保障民权之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60.html -
了解详情
七、提炼特点行政诉讼庭审改革需固化成果,形成制度规范。在深度调研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刑事庭审实质化和民事庭审优质化的有效做法,注重成果转化。改变单一审判模式,结合不同法院、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0649.html -
了解详情
三、突破难点根据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是原则、不出庭是例外。但在实践中,这一问题往往成为制约行政诉讼庭审的瓶颈。通常出庭率同行政机关层级成反比,层级较低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较高,反之较低。有的地方将负责人出庭率纳入依法行政指标进行考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064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