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第204条关于执行机构前置审查程序的规定,还会出现因逻辑混乱而导致的不严密性问题。按照《民事诉讼法》第204条的设计,在执行标的系原判决判 日内未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解除已经采取的执行措施。但未规定在执行机构裁定中止执行后,对于与原判决、裁定有关的情形,案外人未申请再审是否可以裁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295.html -
了解详情
直接损失。2008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适用<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有关举证时限规定的通知》第10条规定,法院在识别是否为新证据时,应当 证据的审核应当坚持盖然性标准,但笔者认为,为避免再审程序的轻易启动,维护生效裁判的权威,刑事再审中对新证据的审核不能仅仅满足于可能有错,而应当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736.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秘密审判,就难以保证当事人的基本权利得到尊重。(4)当事人权利平等,即冲突和纠纷双方均应得到有关程序的公平通告,并有公平的机会去出示证据,回答对方的 分权的冲突。 其二,法院依职权发动再审程序不符合诉讼机制的内在要求。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内部发动再审程序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做出生效裁判的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940.html -
了解详情
得并不理想,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比如民事行政检察队伍建设滞后、包括法院在内的人们对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监督民事审判活动还不够理解、配合协助不够等等, 的建议或看法,供研究讨论。 (一)建立民事抗诉再审启动一元机制 根据我国目前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有当事人、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等三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90.html -
了解详情
的唯一途径。(注:李玉成、李鹏飞.对民事再审程序的法律思考[A].民事检察制度热点问题探索[C].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220223.)我们认为,较好 冲突问题,界定何为新证据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4条的规定,新证据是指原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32.html -
了解详情
则其后纠纷难断,达不到诉讼的目的,因此应当行使阐明权。 (四)有权启动再审程序的人 依照1991年《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提起再审程序的途径有三:即法院依 事由向有权启动再审程序的人的阐明,如果在阐明权的基准时后,发现有基准时前已经存在的事由,或者有发生于基准时后审理该案的法官与审理该案有关的罪错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004.html -
了解详情
无权对检察院的抗诉进行审查,更无权拒绝受理。 民事抗诉的强制效力导致了再审程序的易发性。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引发再审的方式有三种:一是法院主动进行再审, 稳定性为限度。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民事诉讼制度在设置再审程序的同时,又对再审的发动做出了严格的条件限制。我国当前民事裁判的既判力本来就较弱,裁判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57.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审限制度通过设定期间对法院完成诉讼行为的时间作出明确的规定,旨在促使法院及时地实施诉讼行为,避免诉讼迟延的出现,促使民事纠纷尽快得到解决,使人民法院在 再加上执行难、再审程序的滥用以及司法腐败等客观现象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使社会公众对司法普遍持有一种不信任但又不得不信任的态度。于是,民事审限制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27.html -
了解详情
审程序、第三人撤销裁判诉讼程序的规定,对小额诉讼和诉讼费用的规定应该进一步细化。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诉讼程序 【写作年份】2006年 【正文】 二 的信息来源同样没有主体限制,因此,案外第三人可以直接向检察机关提供原裁判具有抗诉事由的证据。一旦法院启动再审程序,案外第三人便可以在再审过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83.html -
了解详情
救济的理由作出集中而全面的规定,都是由学理从实体法和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中予以归纳。德国学者认为,与诉讼和解(诉讼调解)的双重性质相对应,无效理由既能从 了因诉讼调解有效成立而终结原诉讼程序的效力,致使原民事纠纷所争执之法律关系并未消灭,因而理应继续进行原来的诉讼;而再审程序的实质是,存在法定理由需要启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2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