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保留。或者把第222条第一款修改为: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均应开庭审理,经被告人、辩护人同意,可以不开庭审理。 :对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人民法院决定逮捕和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应当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但并未规定应当如何严格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65.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审判罪犯的审判人员,则必须克服主观判断方面的个人随意性,而应严格依法适用刑罚,避免以个人主观的好恶左右量刑结果。为防止法官量刑失衡,法律赋予被告人上诉权、被害人请求检察院抗诉权、检察院抗诉权以及规定量刑的原则和标准来制约法官的量刑权。 (二)量刑均衡的含义及重要性 所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321.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院也可以提起抗诉而启动再审。不仅如此,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也可以通过行使监督权的方式对法院的判决提出不同意见并要求其启动再审程序进行改判。(2) 主体方面,应当规定只有当事人才能提起再审之诉,而法院主动提起再审程序和人民检察院抗诉引起再审的程序应当予以废止。在提起再审之诉的事由方面,可借鉴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490.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立法精神相适应,在提起该程序的三种渠道中,人民法院职权提起再审和人民检察院抗诉提起再审显然受到了更多的重视;而当事人申请再审则一直未能获得应有的 诉讼程序的安定性,不利于法院权威地位的确立。取消人民法院职权提起再审,限制人民检察院抗诉提起再审,已经成了民事诉讼法学界的共识,在将来的立法中,这种共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53.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来纠正生效裁判中的错误是不够的。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不仅增加了检察机关抗诉提起再审,从而完善了法定机关提起再审的制度,而且增加了当事人申请再审。从 再审程序的主体来看,笔者总的思路是废除人民法院依职权决定再审的程序,限制人民检察院抗诉提起再审程序的范围(仅限于公益案件,对不涉及公益的一般民事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25.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审判罪犯的审判人员,则必须克服主观判断方面的个人随意性,而应严格依法适用刑罚,避免以个人主观的好恶左右量刑结果。为防止法官量刑失衡,法律赋予被告人上诉权、被害人请求检察院抗诉权、检察院抗诉权以及规定量刑的原则和标准来制约法官的量刑权。 (二)量刑均衡的含义及重要性 所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117.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监督 程序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当事人申请再审;二、法院主动再审;三、检察院抗诉。对于第一种方式,异议人只是案外人,不是当事人,在《民事诉讼法》审判 ,也使得法院主观上不愿意启动再审程序;对于第三种方式,检察院对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和裁 定提出抗诉,是在以自身名义行使检察监督权,异议人的意见也只是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737.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审判罪犯的审判人员,则必须克服主观判断方面的个人随意性,而应严格依法适用刑罚,避免以个人主观的好恶左右量刑结果。为防止法官量刑失衡,法律赋予被告人上诉权、被害人请求检察院抗诉权、检察院抗诉权以及规定量刑的原则和标准来制约法官的量刑权。 (二)量刑均衡的含义及重要性 所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183.html -
了解详情
侦查活动中刑讯逼供等违法行为的监督查处机制;健全刑事审判监督机制,完善刑事抗诉制度;完善对刑罚执行活动的监督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减刑、假释、暂予 业务、队伍和信息化建设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司法解释工作机制,最高人民检察院修改完善司法解释工作程序的规定,实行司法解释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的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924.html -
了解详情
)、多方监督的副作用。 从司法部门内部看,法院设有审判监督庭,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有监督权,检察院对法院的审判活动行使监督权,这些监督部门都可以通过复查、抗诉 从思想上并不承认它的最终效力,他们的办法就是上访,找上级法院提审,找检察院抗诉,找地方党委干预,找人大进行个案监督,力图通过上访推翻已生效的终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14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