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审理 民事案件,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则,法院不依职权主动去发现和保护类似侵犯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案件。在公益诉讼中一定要有一个对侵犯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 的 。这就是检察机关在 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中享有诉权时的内在矛盾及其所享有诉权的全部内容。在检察机关既具有当事人的地位,又具有法律监督者的地位时,就其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78.html -
了解详情
滥用诉权的研究参见白清:《司法不能承受之重滥用诉权的考察与规制》,载万鄂湘主编:《司法解决纠纷的对策与机制》(全国法院第十九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 竞争,强制、诱导和抵效的调解,当事人恶意利用等等,也包括单一化和标准化带来的实际利用的困难等。参见罗小平:《试论民事诉讼中的恶意调解及其规制》,载范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623.html -
了解详情
第五十条、五十一条、五十二条规定,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享有广泛的诉讼权利,特别是原告享有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等处分权。原告主动申请更换被告,应属于依法 诉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法院就应当受理此案,以切实保护当事人的诉权。 四、关于时效 依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申诉时效为六十日。依据民法通则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47.html -
了解详情
摘要:新《公司法》所确立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对股东权益保护至关重要,但是股东代表诉讼常度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公司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地位不明;缺乏必要的股东诉讼 上的诉权相分离 在民事诉讼理论中,一般认为诉权具有双重含义,即诉权包括程序意义上的诉权和实体意义上的诉权。所谓程序意义上的诉权,是指当事人进行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905.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或由法官利用审判制度之过程中,不应使法院(国家)或当事人(个人)遭受期待不可能之浪费或利益牺牲,否则,显受如此浪费或牺牲 民书局,2003. [9] 李菊明。 民事诉讼中代表人诉讼制度及其完善[J] . 政法论丛,2001 ,3. [10] [日]棚濑孝雄。 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M] . 王亚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432.html -
了解详情
拟通过对上述两项物权制度的解析来帮助我们认识物权法中的“安居”工程。一、业主及其集合体的诉权机制在旧物权制度中,业主及其集合体即业主大会和业主 能否充任当事人的法律地位仍未明确。但笔者认为,完全否认该“两会”的诉讼主体地位的观点显然再难以为继。首先,物权法既然已经赋予了业主对“两会”决议的撤销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674.html -
了解详情
的。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中的职权主义仅仅是指法官具有对诉讼程序进行的主导权,而在审理对象的形成方面,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一样,均实行当事人主义,即由 的证据排除规则不仅重申了行政诉讼法和《解释》关于被告及其代理人在诉讼中或者在行政程序结束后收集的证据被排除的规定,而且增加了对于被告不得在行政程序结束后在案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393.html -
了解详情
》第53条第2款规定,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上述规定也表明,检察机关在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中 情况。所以,笔者主张,通过司法解释或司法判例确立检察机关和环境保护行政机关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起诉权,这完全是可行的,其成本也比较低。而且判例的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123.html -
了解详情
的。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中的职权主义仅仅是指法官具有对诉讼程序进行的主导权,而在审理对象的形成方面,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一样,均实行当事人主义,即由 的证据排除规则不仅重申了行政诉讼法和《解释》关于被告及其代理人在诉讼中或者在行政程序结束后收集的证据被排除的规定,而且增加了对于被告不得在行政程序结束后在案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301.html -
了解详情
此主题展开讨论,抛砖引玉,开拓面向司法的民事诉讼法学,并且为最高法院制定相关司法解释提供决策参考。 一、立论前提:四类管理权主体及其当事人能力 (一)《物权法》上 ,选择退出对其他业主诉权的限制并非无法补救,我们设想通过第3、4款的规定对其加以救济,使其他业主在诉讼中的地位类似于当事人,使得判决既判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08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