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之中,故有别于再审等其他程序。此外,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德国、日本民事诉讼中的发回重审一般也只是出现在上诉程序之中。这些国家如日本即使规定了再审程序 为抗告案件的发回方面,均是发回原法院或原审判长,并命其作出必要的处分,包括重新作出裁定。由于我国并无抗告程序,此处旨在提出问题,不作深入探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31.html -
了解详情
层层把关,也往往使判决意见由法院领导说了算。广泛推行公开审判与民事诉讼辩论原则的采用是联系在一起的。大陆法系民事诉讼辩论原则在性质上属于一种约束民事裁判 。)从民法角度看,当事人有权对民事权利进行处分,那么在诉讼上,当事人亦可放弃其请求权。归根结底,民事诉讼属于私法的范畴,对这一领域,国家对纯属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436.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义务关系,所以大可不必那么苛刻。”[19]其次,作为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后果的惩罚是不同的,民事诉讼通常涉及的是赔偿问题(金钱),而“钱乃身外之物”在这时 原则重述”,《现代法学》2001年第6期。[16]张卫平:“民事诉讼处分原则重述”,《现代法学》2001年第6期。[17]左卫民:《在权利话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82.html -
了解详情
的变化,与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的原则是一致的。对第一审人民法院的裁判,当事人仅对其中一部分内容提出上诉,说明 的基石之一,处于根本性地位,而两便原则则处于从属地位。也就是说不能为了“两便”而剥夺当事人的处分权。其次民事诉讼的直接目的在于解决纠纷,当事人对一审判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63.html -
了解详情
自由撤诉和再诉,被告只能被动跟随基于处分原则,当事人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请求法院对其民事权益给予司法保护。撤诉作为当事人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是其行使处分权对自己 后继续辩论、裁判,实质为制裁被告,毕竟一方到庭辩论和双方对席辩论所形成的裁判事实不尽相同。因此,在缺席审判问题上,立法有意无意地歧视了被告,偏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33.html -
了解详情
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而遭受损失的权利,债权人自己放弃自己的权利也是民事处分原则的表现,同时我国民法明确规定原告有放弃诉讼请求权的权利,因此债权人有放弃 措施。如果对债务人权利不加以限制,那么债务人通过放弃,免除或者其他方法使自己的债权消灭或者减少。而债务人权利消灭或者减少将最终导致债权人债权不能实现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83.html -
了解详情
就有可能承担实体义务,所以,在没有诉讼当事人请求的情形下,由法院通知第三人参加诉讼有违当事人处分原则的精神。 三、结语本案的案情其实并不复杂,人物关系也颇为简单, 庄敬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第95页以下。 [28][日]高目新二郎:《最新美国民事诉讼》,东京,有斐阁1992年版,第5页。转引自张卫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41.html -
了解详情
表述的前提是不追究刑事责任,这一表述与前述最高法院复函的所称的免予起诉、免予刑事处分有原则性的区别,不应把二者混为一谈。二、已过追诉时效的犯罪 我国民事法律承认并肯定精神损害赔偿的合法性。附带民事诉讼其实质是在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同时解决民事赔偿问题,其法律的适用原则应当和民事法律规范相协调、配套,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13.html -
了解详情
物质损失,则可以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身份,提起民事诉讼来解决。三、关于保护被害人诉讼权利与实现刑事审判经济和效率原则如何统一的问题实施‘96刑事诉讼法之 ,不等于在法院审理阶段仍然打算参与诉讼。出于对被害人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处分诉讼权利的尊重,并方便被害人对诉讼权利的处分,法院只要根据检察机关所开具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42.html -
了解详情
的。当债务人采用欺诈手段逃避债务时,限于举证责任能力,债权人很难戳穿债务人设计的骗局,债权人通过民事诉讼获得赔偿的几率大大降低,而债务人逃债获得预期收益的几率 程序中,以损害债权人利益为目的,隐匿或毁弃破产财产或为其他不利于债权人之处分,或捏造债务或承认不真实债务,或毁弃或捏造账簿、会计文件之全部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4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