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拾金不昧要优位一个层次。 第三,关于拾得人的不法处置问题。我国《民法通则》没有就此作出规定。所谓拾得人的不法处置,依学者的一般见解,是指拾得人拾得 。拾得人将拾得物据为己有,拒不返还而引起诉讼的,按照侵权之诉处理的规定,后者显然没有德国民法、台湾省民法的规定那样完善。在制定物权法时,此点尤应引起注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443.html -
了解详情
就负担举证责任,证明其提起的诉讼请求没有超过诉讼时效。(2)以法典的章节标题以及与此相对应的具体规定为依据来识别。如《民法通则》第四章第一节就民事 责任。 [17]如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7月6日印发讨论的《关于民事证据问题的规定》(讨论修改稿);毕玉谦起草的《中国民事证据法典》(初稿)和肖建国、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30.html -
了解详情
有的法院认为不是正当理由。因此,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建议《劳动法》参考《民法通则》关于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延长的规定,对劳动争议六十日的 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审判实践中有些工伤职工在单位未申请工伤的情况下自己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以工伤认定申请超过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336.html -
了解详情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七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一九八六年四月 ,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第一百四十一条 法律对诉讼时效另有规定的,依照法律规定。第八章 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第一百四十二条 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456.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但未超过《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的特殊诉讼时效期间的,人民法院也应受理;对于超过该特殊民事诉讼时效 规则,在有的国家或地区则称雇佣规则或工厂规则。《解释》第19条是关于内部劳动规则有效要件的规定,在我国劳动立法中尚属首次。然而,这里所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56.html -
了解详情
一方当事人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也就是说,劳动争议案件的起诉时效规定不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章诉讼时效的规定,当事人应在15日内作出是否起诉 保障法来具体实现,但迄今还没有社会保障法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劳动法规关于劳动者劳动、生活保障的规定显得苍白无力。早在1994年劳动法颁布之际,劳动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29.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依据,学界主要存在以下五种观点:(1)即时时效说。持该学说的学者认为,受让人取得权利是取得时效的结果。(2)权利外观说。持该说的学者 价值趋向。 (五)依1988年4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89条的规定: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共同的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588.html -
了解详情
份额的视为等额享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八十八条规定对于共有财产,部分共有人主张按份共有,部分共有 。《物权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可见,诉讼时效的期限大大地缩短了,这样有利于抵押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170.html -
了解详情
。 一是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时效问题。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而民法通则 诉讼启动之后进行,只有在特定情形下才允许当事人在刑事程序启动之前先行提起民事诉讼。具体来说,大体上可以包括下列情形:自诉案件中,自诉人不请求追究侵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27.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中,这些概念具有目的性,因此在疑问时,必须回到原则对其进行评价。如果关于某一主题的法律并不能表述为一系列一般原则,那么竭力将它编纂成法典就没有多大意义 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与诬告陷害。该条规定了公民的人格权不受侵犯原则。《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第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9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