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或者人民检察院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适用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三十七、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零一条:“人民法院审理附带 十四条改为第一百九十七条,修改为:“判决书应当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署名,并且写明上诉的期限和上诉的法院。”七十六、将第一百六十五条改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1535.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效果赋予人民法院在定期宣判时,当事人拒不签收判决书、裁定书的事实;《商标法实施条例》第11条第1款、《民事诉讼法》第79条、《民诉意见》第82 适用前提是基础事实和推定事实之间存在或然性常态联系,而注意规定则仅是对基本规定的一个强调、解释或补充,本身并不具有逻辑推理关系,只具有提示性作用,提醒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060.html -
了解详情
给予审查,并在判决书中以单独判项进行阐释。 (二)司法中的规制 法典是有限的,而生活之树常青。法律知识为我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但 高级人民法院于2007年3月9日下发《关于加强管辖权异议处理的若干意见》。 [19]田平安主编:《民事诉讼法原则制度篇》,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647.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主动发动再审,实际上是自诉自审,诉审合一,是对诉审分离原则的背离[5];再次,法院主动再审不利于民事法系关系的稳定。法院裁判生效后,发生争议的民事 再审的理由,但法国民诉法只规定了四种实体方面的再审理由。 [17]杨建华:《民事诉讼法问题研析》(二),1987年版。 [18]参见李浩:《管辖权下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56.html -
了解详情
截然相反。这种现象一旦普遍化,就会使人感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法治的基本原则在司法过程中失落了。实行法定证据制度,要求法官遵循证据规则运用和采信 审理案件,也会出现裁判结果因人而异。 国民党政府时期以及现今台湾的民事诉讼法均规定了自由心证原则。关于自由心证的功过,我国台湾地区一些学者曾作过中肯的评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403.html -
了解详情
到争议前的状态。谁主张,谁举证是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制度的基本原则。提供证据是当事人的事情,对于应当提出的证据,由于当事人不知道要提出而未提出时,法官及时行使 地促使当事人定纷止争,服判息诉。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对证据的审查判断,只是在第六十四条原则地规定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781.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经济案件中发现涉及民事行政诉讼参与人的刑事犯罪线索的,可以采用民事行政检察建议建议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可以在初查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87条 或其它机关提出在行政、经管、管理中需要改进的一般性问题提出检察建议;明确规定了对于违反自愿、合法原则达成的调解案件、虽有错误但抗诉不能引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48.html -
了解详情
不同的诉讼主体,由于在同一诉讼程序中提出,司法官对其合并审理,并在同一份判决书中作出判决。[23]明朝官员佘自强所著《治谱》中曾记载牵告多人, 》的提出,这部草案由修订法律馆聘任的日本顾问松冈义正主笔起草,其基本内容和体例包括用语都是以1890年日本民事诉讼法为蓝本,或者说是1877年德国民事诉讼法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25.html -
了解详情
4条规定:人民法院独立进行审判,只服从法律;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及行政诉讼法均有类似规定。这些由全国人大制定的宪法和法律都没有规定法院在审理具体案件中 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但是,由于基本权利规范极度抽象、原则,即便在私法领域适用,司法机关也必然要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799.html -
了解详情
。 4、简化诉讼程序,应以一次期日审结、当日宣判为原则。庭审中举证、质证与认证应趋于灵活,判决书的制作力求简单格式化,使法院办理小额诉讼案件的效率加以 》三民书局,1992年版,第272页。 [⑨]邱联恭:《民事程序选择权的法理》,载《民事诉讼法之研究》(四),台北三民书局1993年版,第580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8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