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被告的情节,辩护人提出阅览该证人的全部庭前证言,检察机关不能将此次作证的笔录藏而不示。这项要求是基于检察机关的护法职责及公正义务所提出的。对实现诉讼 辩方准备传唤到庭的证人,应事先通知检察机关其姓名和地址,如果对这些证人有询问笔录,即使不准备在法庭使用,经检察机关要求,应向检察机关开示;辩护人庭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40.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主持的和解,还是当事人庭外的自行和解,在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后,都应当记入法庭笔录,并由法院核准。这实际上是将诉讼中和解明确为终结诉讼的一种方式,从而 和强制执行的效力。法国民诉法规定,和解具有终审判决的效力,经法官确认的和解笔录能够作为执行凭据。德国、日本、我国台湾地区的民诉法也作了大致相同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51.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指控证据使用。被告人在审前程序中所写的供述书或者侦查主体的讯问笔录(以下简称“书面供述”),恰恰属于这种情况。传闻证据之所以要被排除,主要是 看,控、辩、审三方均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和制约措施。侦查机关的讯问笔录可以无障碍地进入法庭,被告人可以随意翻供,法庭只有左右为难。从容应对被告人的“翻供”及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60.html -
了解详情
一人或数人参与勘验”。这说明,在德国民事证据制度中,在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等证据形式的形成中,法院的职权作用是极其明显的。法院对于当事人提供的证据 应当作为证人对待,它与普通证人一样具有出庭口头作证的义务。勘验的法官应当就勘验笔录接受当事人双方的质证,否则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第六,建立非口头证据排除规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53.html -
了解详情
对此做了明确的说明。以《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为例,其第556条规定听证笔录应包含下列事项:(1)任何口头的、书面的或其他形式证据的记录;(2 。3.案卷制度:在我国,行政机关做出最终处理决定时的依据是什么,是限于听证笔录中的内容还是要结合其他内容,法律未予明确。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明确规定的“案卷排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24.html -
了解详情
款第(四)项规定了被申请人的举证责任和举证时限,应于收到申请书副本或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 、设备等,对特定事实以及专门性的问题进行分析鉴别后所作的陈述)、勘验笔录(有关国家机关依一定程序对有关场所、物品进行现场勘测活动中形成的文字记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54.html -
了解详情
不必与他们进就某一问题展开辩论。(3)座谈会由行政立法机关工作人中制成笔录,不必由座谈会参加人员签名,因为座谈会上参加人发言可以看成是行政立法机关与公民 《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和《规章制定程序条例》都规定了听证会,但对听证笔录行政决定中的法律作用却是避而不谈,对行政机关不采纳听证当事人、听证代表意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68.html -
了解详情
上促成了刑讯逼供和暴力取证犯罪的发生,刑讯逼供和暴力取证犯罪是法院对讯问笔录和“书面证言”滥用的必然结果。3、刑讯逼供与暴力取证犯罪发生的根本原因对刑事 ,应当严格按照这一法定程序进行。对法庭外收集的主观性证据,不论是被告人讯问笔录还是证人的“书面证言”,一律不予采信。实际上,这也正是《刑事诉讼法》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61.html -
了解详情
上促成了刑讯逼供和暴力取证犯罪的发生,刑讯逼供和暴力取证犯罪是法院对讯问笔录和“书面证言”滥用的必然结果。3、刑讯逼供与暴力取证犯罪发生的根本原因对刑事 ,应当严格按照这一法定程序进行。对法庭外收集的主观性证据,不论是被告人讯问笔录还是证人的“书面证言”,一律不予采信。实际上,这也正是《刑事诉讼法》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69.html -
了解详情
适应。所以,我国目前绝大多数刑事案件在庭审中还是以公诉人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笔录和鉴定人鉴定结论为主,法庭也基本上以这些证据作为主要的定案依据。这样一来,直接言词 的后果是,在刑事审判中,公正与效率无法得到保证。因为未到庭证人的证言笔录由公诉人在庭上宣读,就有断章取义或随意取舍的可能,而审案法官和辩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7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