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承其罪行并表示愿对该行为负责等。 其次,在决定是否对法人判处缓刑时,法人自身的情况也是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即该法人在接受判决之日起的前5年 法人活动的轻率时,当以若是一般法人的话,在该情况下,对危险的认识会达到什么程度为中心来考虑。最后,法人犯罪的过失。(注:id.at 722~724.)所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65.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地位,但具体如何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却没有规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对被告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是适用从轻处罚还是减轻处罚?所有这些都由法官来决定, 危险性不大的刑事案件。如果被告人犯罪情节恶劣、主观恶性深、依照法律规定是不能适用缓刑的,即使被告人或者被告人家属允诺可以全部赔偿被害人损失,也不能对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685.html -
了解详情
体系之干扰 如果孤立地看《纪要》中关于毒品再犯的规定的话,我们似乎也发现不了什么问题,在当前毒品犯罪猖獗的情况下,从严惩处毒品犯罪符合目前整体趋严的打击毒品犯罪 、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在缓刑、假释期间又犯刑法分则第六章第七节规定的犯罪的,都是毒品再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刑法第77条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10.html -
了解详情
类人,通过什么形式和途径接收等,应有明确的法律或政策依据。在日本这类机构主要接收《更生保护事业法》规定的法院判决附带保护观察的缓刑者和假释者 妇女会1309个,会员189662人,以及雇主协会等(2009年统计),这些民间团体是社区矫正的中坚力量。 中国的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路径与日本不同,它最初就是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030.html -
了解详情
裁判时法均认为构成犯罪,所以对行为人只是定什么罪,而不会存在不定罪的问题。 笔者认为,看两头,弃中间的做法是基于这一个原理:只有行为时法和裁判时 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适用刑法第77 条规定,撤销缓刑。 其五,对于假释制度(新刑法新增加了不适用假释的规定并且将发现漏罪和违法违规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165.html -
了解详情
裁判时法均认为构成犯罪,所以对行为人只是定什么罪,而不会存在不定罪的问题。 笔者认为,看两头,弃中间的做法是基于这一个原理:只有行为时法和裁判时 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适用刑法第77 条规定,撤销缓刑。 其五,对于假释制度(新刑法新增加了不适用假释的规定并且将发现漏罪和违法违规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45.html -
了解详情
,即行为人是故意还是过失,是否具有法律规定的特定目的;三是行为人的悔罪表现,这涉及自首、立功、缓刑、减刑和假释等。 对于第一个方面,刑法旨在从生理上标定自然人的 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做什么和怎么做。做什么反映了人对现实的态度,表明一个人追求什么、拒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399.html -
了解详情
选择性的法定化,具体分析一下在具备什么条件时,酌定情节应当有选择的转化为法定情节。 一、酌定量刑情节法定化的基础理论 酌定量刑情节,不是法律明确予以规定的,但是根据 2年缓刑3年,不仅从刑期上有3年和2年的区别,还有执行方式上缓刑与实刑的区别。由此可见,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在量刑中起着重要作用。鉴于酌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515.html -
了解详情
,对具有法定从宽事由且阻却死刑适用的被告人判处死缓刑。这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在实践中尤其是死刑适用日趋严格、慎重的背景 下,死缓的具体适用 执法不一[10]。全国人大常委会部分委员提出必须立即执 行的标准不明确,对在什么情况下适用死刑必须立即执行应当作具体规定,以减少执法的随意性,但是,立法机关基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577.html -
了解详情
价值基础的传统刑罚制度,旨在解决以下问题:违反了什么法律?谁违反了它?违法者应处以何种刑罚?其直接后果是,犯罪人被监禁在社会生活之外的监狱里, 和解后,被害人的损失得到赔偿,但和解后仍不足以完全消除社会危害性,法院可以对加害人处以缓刑、管制等非监禁性处罚。 3、犯罪情节恶劣、社会危害性大(涉及危害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4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