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期执行,本文主要讨论死刑立即执行的有关复核程序的问题) 2 其适用的时间是在一审或二审判决或裁定以后,是死刑判决生效并交付执行的最后障碍。 3 其适用的 定期巡回复核死刑案件。(注:参见陈光中、严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与论证》,中国方正出版社1995年版,第336、335页)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26.html -
了解详情
,即:在一审判决登记后10日内或者上诉判决做出后14日内,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重新审理的申请。在大陆法系国家,当事人对已经确定的判决或生效的裁定,以 推定、阐明等程序规则等。 作为判决的基础资料方面的理由主要有:作为判决依据的主要证据是虚假的;作为判决基础的民事行政刑事判决及其他裁判或行政处分被变更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90.html -
了解详情
防止空气污染条例和防止水流污染条例;1972年的防止港口和河流污染条例、噪声控制条例、危险货物运输条例;1986年重新生效的反欺骗政府法等等法律、法规中,均 法院的再审之诉不仅当事人有权提起,检察长也可以提起。当事人未及时提起上诉而该判决违反了法律或法院的判决属越权行为,检察长可以提起再审之诉。法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699.html -
了解详情
未开庭就作出裁判,未经质证即作定案根据的证据,未传唤一方当事人即开庭等情形。至于是否达到可能影响正确判决、裁定的程度,应属抗诉机关行使监督权过程中 不同于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其解决的纠纷属于私法领域的权利和义务,当事人理应有自我决定的权利。然而我国现行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诉讼程序的选择仅限于一审和二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932.html -
了解详情
的判决。此外,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79条的规定,在判决生效后,如果当事人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还可以申请再审。可见,我国的证据随时 审判可以书面进行。但是无论如何,口头审理主义和公开审判原则一起,被成为现代民事、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要素。事实上,这两大原则以一种效率、自由和社会公正的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88.html -
了解详情
提出的所有诉讼请求与陈述作出回答。判决不得包含相互矛盾的内容。[11] 我们不应再以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已经规定了引以自豪的证明标准,而放弃在相关程序方面予以进一步 、程序关、适用法律关,使办理的每一起死刑案件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10]如果不是对生效的死刑裁判有根本否定意义的事实、证据出现,新出现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470.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范性法律文件除了刑事诉讼法典之外,还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司法解释、地方性法规以及在我国生效的国际公约等等。理想的状态是,这些规范性文件 、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以及地方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等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不包括判决、裁定、决定等非规范性法律文件。 [2]范愉:《关于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11.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法院关于村民小组长如何进行诉讼给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函中指出,村民小组长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自人民法院判决书生效之日起,其小组长职务相应终止,应由 的直接经济损失47848元。2008年4月25日,江西省上饶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判处被告人徐怡水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70.html -
了解详情
并发生效力后,在执行过程中,因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对原生效判决的案件,根据《刑诉法》第206条的规定,进行一审或上级法院提审,对上级法院提审的案件,应 为挪用公款行为,二审就必须改判。上述三种情形,如果根据《司法解释》第5条的规定,将会因为刑事诉讼程序的不同,而对涉嫌挪用公款犯罪行为,因一审宣判作出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157.html -
了解详情
并发生效力后,在执行过程中,因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对原生效判决的案件,根据《刑诉法》第206条的规定,进行一审或上级法院提审,对上级法院提审的案件,应 为挪用公款行为,二审就必须改判。上述三种情形,如果根据《司法解释》第5条的规定,将会因为刑事诉讼程序的不同,而对涉嫌挪用公款犯罪行为,因一审宣判作出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67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