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决定的案件,持不同意见者和主观上无明知故意的成员,都不能以民事枉法裁判罪追究刑事责任。 3.上下级审判组织共同枉法裁判的问题。对于下级法院审判员 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的,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或者命令的意见;上级不改变该决定或命令,或者要求立即执行的,公务员应当执行该决定或命令,执行的后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38.html -
了解详情
多方面原因,进行综合治理,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合同欺诈,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本文从民事法律关系的角度分析目前社会存在的合同欺诈问题,从而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一、 合同过程中没有失职,则不追究其责任。 综上所述,合同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是相对独立、相互联系的责任体系,民事法律责任与行政法律责任经常会发生规范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097.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笔者认为,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不以犯罪处理或不追究刑事责任。 ㈠因邻里之间的民事纠纷引起的伤害,造成了一方伤势较轻,事后行为人认罪态度 之规定,依本条规定给予适当处理。 六、办理故意伤害案件应当分析被害人的过错责任 办理故意伤害案件时,有的是被害人、被告人双方行为所致,如因为偶发事件邻里纠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919.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程序的独立性。刑事被告人是否被追究刑事责任,不影响其民事责任包括精神损害赔偿责任。(2)、大陆法系中以法国为代表的意大利、奥地利、瑞典等国, 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但因刑事被告人多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而刑事被告人多是被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绝大多数需要放在监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879.html -
了解详情
作证的责任感。具体表现为: ﹝1﹞、证人害怕卷入当事人之间的矛盾。普遍认为作不作证作用不大,左证是多管闲事,于是报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偏不倚的中立态度,或 了对向法庭作虚假陈述的证人,将被以藐视法庭罪或者伪证罪追究刑事责任,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02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伪造、毁灭重要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031.html -
了解详情
农村,文化素质较低,法律意识淡薄,很多人出具伪证带有盲目性,或者私心杂念,根本不知道其危害性及违法性。因此,有必要将提供伪证的法律后果在诉讼时明确告知当事人 适用制裁办法时,应根据情节轻重,分别情形适用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予以追究。伪证行为是一种较严重妨碍民事诉讼的行为,除了可对行为人施以罚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019.html -
了解详情
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第二节诉讼代理人第五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二)以暴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707.html -
了解详情
的壹百多起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中,很多当事人对事故后的民事责任有所了解,但对因事故产生的刑事责任却知之甚少,因此大理马培杰律师在此作一个讲解,希望对 的行为。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048.html -
了解详情
有效支付。 2、对于有预谋地实施杀人、抢劫、绑架等恶性犯罪案件引发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主要适用人民法院主导,当事人参与的诉讼调解模式。 这类案件被告人的主观恶性较 的司法现状最为贴近。但是,由于其将刑事和解的法律后果限定在最终不追究加害人刑事责任的范围内,从而将法院适用刑事和解对犯罪人判处非监禁刑的情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529.html -
了解详情
也是推动我国环境法律和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旨在追究责任人的民事责任,其效力不仅向前发生,使提起诉讼的特定当事人及最近范围 第4版,微观经济学分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22页。 [17] 当然,我们不排除权利人不知其他权利人已起诉的情形,但在通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61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