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将大部分民法规范集中在一部立法文件加以规定的立法方式,以条文众多、体系完备、逻辑严密为特征。各国民法典的制定,均有其目的与理想。1804年《法国民法典 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该法将实施近20年的《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和《涉外经济合同法》统一起来,这不仅是统一法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413.html -
了解详情
下就存在大量行政经济法规,古往今来不乏运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经验,我们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长时期内搞的又是产品经济,所以在管理经济、调整经济关系方面始终是 开放的需要。 (3)统一我国合同制度。经济意义上的合同,原本是民事合同。我国为调整经济合同关系而制定的《经济合同法》将合同分为经济合同和民事合同两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867.html -
了解详情
年颁布了劳动法及一系列法规和规章,但一些调整劳动关系急需的重要法律如《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法》、《工资法》、《社会保险法》、《劳动争议 提高立法层次。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劳动关系重要的法律制度,专门的集体合同法律或法规的制定出台显得尤为迫切。从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看,很多国家逐渐认为集体合同制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837.html -
了解详情
的同时,社会各界对这部法律草案极为关注,媒体广泛进行报道,形成了一个热点。这说明,《侵权责任法》的制定不仅已经进入到关键性阶段,同时也说明了这部法律的群众基础 的时候,就将合同责任规定在《合同法》之中了。相反,将侵权责任从债法中分离出来进行单独规定的做法,实践证明是成功的,这个中国特色是有价值的。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937.html -
了解详情
损益相抵的原则是近现代侵权行为法和合同法的制度。尽管在有些学者的著述中称在罗马法中就有损益相抵的规定,但是并没有确实的证据。至德国普通法时期,才有损益 丰富,因而为《民法通则》关于侵权行为规定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为代表,中国建立了当代的侵权行为法体系。 在《民法通则》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558.html -
了解详情
中的弱势地位,似乎也有借鉴这种惩罚性赔偿的必要,所以我国早在1993年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制定中便有了这一明确而具体的规定。也因此有些人误解地认为最高 将该房屋抵押给他人,买受人就可以向出卖人主张惩罚性赔偿。从现有法律特别是合同法的规定来看,当事人一方在与另一方签订合同时已经将标的物抵押给他人,并不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258.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意识的高涨,刺激了潘德克顿法学的制定法至上主义。[3]可以看到,不论是萨维尼,还是其后继者普希达、温特夏德等学者,都基于当时自由经济发展 和准用性规则,将各类法律行为置与了合同自由原则的统辖之下,形成契约的法律行为制度。[6] 由于合同法适用范围的过分扩大,不仅是买卖合同,而且还包括婚姻行为、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183.html -
了解详情
年在《著作权法》、1994年在《国家赔偿法》、 1999年在《合同法》中规定了其他组织的主体地位,1997年制定了《合伙企业法》,承 认了合伙的 的民事责任体系[J].北京:中外法学,2001(3)。 [13]王利明。中国民法典的体系[J].重庆:现代法学,2001(4)。 [14]王泽鉴。民法总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788.html -
了解详情
时,债权人只能向违约方行使赔偿请求权。违约方赔偿后,再向第三人请求赔偿。但是,按照合同法的规定,仍然存在债务人的不当得利的问题。实际上,代偿请求权的目的, 的继承,为当然继承人,而非有顺序继承人。见戴炎辉、戴东雄:《中国继承法》,自版,2001 年 7 月 16 版,第 39 页。 〔 [7] 〕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144.html -
了解详情
回答这一问题,首先必须考察这三种思路。 松散式、联邦式思路认为,中国已经有了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继承法和婚姻法,而目前物权法建议草案也已成就,将 这恐怕是在短期内无法完成的。 今天,民法典的制定步伐已无可阻挡,毕竟我们太渴求民主自由、太渴求现代化了。此时此刻,我不免要向中国民法法典化会成功吗?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13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