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方式也可以由当事人自由约定。为了解决当事人在最后签收调解书时反悔导致协议无效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调解的司法解释中规定:经过双方当事人的同意,可以约定调解 阶段,当事人并不了解案件进入审判后会是什么情况,所以,要慎用立案调解。基本的原则是对于案件的法律关系较清晰,争议不大的案件尽量进行立案前的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163.html -
了解详情
改革和完善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供参考。 一、广西壮族自治区德保县人民法院民商事案件调解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一)基本情况 2010年1至6月, 调解。 二、存在问题 一是职权主义影响下的调解过于浓厚。现行的调解模式明显带有浓重的职权主义色彩,自愿原则难以落到实处。由于法官既是调解者又是案件裁判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852.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人民法院用它的全部活动教育公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自觉地遵守宪法和法律。何谓社会 通过法院自身的能动,促使案件证据到位。 (4)庭后调解。调解是民事诉讼一项基本原则,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710.html -
了解详情
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责任的认定 1、【责任主体认定的一般原则】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责任主体,一般应根据机动车运行支配权利为主运行利益 受害人负担,并在判决书中载明原因。 诉讼中,由于原告方原因导致案件无法达成调解的,人民法院应当判令原告负担相应的诉讼费用,并将负担原因在判决书中予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687.html -
了解详情
在认定判决法院管辖权恰当性方面,仍需要有一定限制,而这一般要以就近原则为依据。 在莫瑞诉加拿大波尔有限公司案中[9](Moran v.Pyle National< 的请示所作的个案批复式司法解释。该批复对人民法院认可台湾地区民事调解协议作了如下规定:台湾地区有关法院出具的民事调解书,是在法院主持下双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340.html -
了解详情
昧着天理和良心说话,其弊端在于怀疑一切,漠视人有良知这一客观事实。程序原则上不轻信过去的经验尤其在刑事诉讼程序中,过去的经验轻易不能用来证明 的执法活动中做到必要的衔接互补,对各自的职能有效开展将起到促进作用。基层人民法院与人民调解组织具有双向需求同时又优势互补。近年来,新类型纠纷不断涌现,人们在解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857.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第三章仲裁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十七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和适应实际需要的原则设立。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市、县设立;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323.html -
了解详情
邀请当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人员或者双方当事人熟悉的人员参加。第三十六条 调解原则上为一次,必要时可以增加一次。对明显不构成轻伤、不需要 公安机关应当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予以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第八章 卷宗第四十条 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应当严格按照办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309.html -
了解详情
邀请当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人员或者双方当事人熟悉的人员参加。第三十六条 调解原则上为一次,必要时可以增加一次。对明显不构成轻伤、不需要 公安机关应当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予以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第八章 卷宗第四十条 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应当严格按照办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268.html -
了解详情
义务。在集体劳动争议中,宜将 利益争议和权利争议分开,利益争议主要以调解机制解决,而权利争议则应以仲裁机制解决。 (二)进一步改革劳动争议仲裁体制 由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没有涉及劳动争议诉讼制度、诉讼体制问题,那么如何认定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解释的方式先行确定劳动 争议的基本制度、基本原则等重大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4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