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在法庭上通过询问或交叉询问所产生的供述形成直接的心证,而是在自己的办公室,通过阅读警察或检察官提供的审讯结果报告自白笔录等材料形成心证 排除规定一直无法完全接受,结果使得证据规则名存实亡。据此,意大利Grande教授指出:司法机关之不同背景所产生之抵抗,与大陆法系心态结合,严重影响意大利改采美国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01.html -
了解详情
研究、审委会评议最终决定的程序。检察机关和律师不能参与死刑复核程序,整个死刑复核程序只有法院一家在进行着类似于行政审批式的所谓诉讼活动。 (2)复核期限 中需要重点改进和完善的无非是一些老问题,例如审判程序中直接言辞原则、交叉询问原则的司法贯彻问题,证人出庭作证问题,被告人诉讼权利的充分保障以及律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213.html -
了解详情
再如《俄罗斯帝国法规全书》规定构成坦白的要件是:1.自动的坦白;2.在审判机关里在法官面前进行;3.坦白与已经过去的行为完全符合;4.所陈述的行为情况 的限制,以上规定并非无懈可击,甚至有相互矛盾之处。如行政证据一方面规定:鉴定结论、现场笔录、勘验笔录优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同时又规定:直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036.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现实情况而言,独立审判这两种含义都应强调。对外应强调法院独立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对内应根据独立审判原则理顺独任审判员、合议庭与 不同意见可先对当事人及其律师公开,逐步向彻底的公开审判过渡。具体可采取以笔录形式供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查阅,待条件成熟时可附于判决书的判决理由部分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6925.html -
了解详情
是存在审判人员与被告人之间的利益交换时,即使当事人不提出异议,相关的司法机关也必须重新审判,防止为保护个案当事人利益而损害社会整体利益,因小失大。 3. 复审制,但在双方诉讼参与人同意的情况下,直接言辞原则受到限制,证人讯问笔录可以替代证人出庭。{26} 在法国,在预审法官对受审查人进行讯问前至少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709.html -
了解详情
的执行救济制度 所谓程序上的执行救济,是指执行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机关的民事执行行为违背了执行程序的规定,侵害了其程序性权利或实体性权利 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51353页。 [9]依据该制度,法院可以传唤债务人到庭询问其财产状况,也可以通知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向法院说明自己的财产情况。如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961.html -
了解详情
,控方出具的侦查人员情况说明、侦查笔录实为传闻证据,原则上都需经传闻证据规则之检验,而出庭接受控辩双方交叉询问无疑会增加可采性;第三, 永著《刑事证明责任分配研究》 [③] [④]杨宇冠著《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⑤]陈瑞华著《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反思》,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421.html -
了解详情
,控方出具的侦查人员情况说明、侦查笔录实为传闻证据,原则上都需经传闻证据规则之检验,而出庭接受控辩双方交叉询问无疑会增加可采性;第三, 永著《刑事证明责任分配研究》 [③] [④]杨宇冠著《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⑤]陈瑞华著《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反思》,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624.html -
了解详情
达成案外和解。案外和解由于没有得到法院的确认,没有确定力和执行力,行政机关一旦反悔,原告无法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再行起诉,从而丧失了请求司法保护的最终 所有的信息必须通过一定载体从案件发生地运输到法庭,比如录取证人证言,现场制作勘验笔录等。期间不仅产生运输成本问题,而且在这些信息录制、播放等转换过程中,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882.html -
了解详情
,控方出具的侦查人员情况说明、侦查笔录实为传闻证据,原则上都需经传闻证据规则之检验,而出庭接受控辩双方交叉询问无疑会增加可采性;第三, 永著《刑事证明责任分配研究》 [③] [④]杨宇冠著《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⑤]陈瑞华著《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反思》,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90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