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1.已经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病原携带者 ,依照刑法第三百三十条的规定,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定罪处罚。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含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有关疫情防控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2332.html -
了解详情
,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1.已经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病原携带者 ,依照刑法第三百三十条的规定,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定罪处罚。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含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有关疫情防控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2086.html -
了解详情
操纵装置,殴打、拉拽驾驶人员”等具有高度危险性的妨害安全驾驶行为的,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并强调即使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一般也不得适用缓刑 乘客发生冲突,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意见》规定对实施此类行为的驾驶人员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此外,为鼓励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务人员和乘客与妨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5673.html -
了解详情
的反对。⑸又如,有观点认为,有法院将投寄虚假炭疽杆菌行为解释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实质解释的结论。⑹而笔者则认为这是误解:法院的 所声称的那么一清二楚地明白,有时候内在价值的指引可能更加明确,形式解释论者对形式解释方法所能提供的确定性寄予了虚幻的想象(62)。事实上,对情节恶劣等裁量性用语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6603.html -
了解详情
的是故意投放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投放危险物质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对投放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 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这是投毒罪同使用投毒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根本区别之所在。2、客观要件客观要件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1958.html -
了解详情
款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由于该条第2款又规定 目的比单纯判断行为人的本意更容易。⒇笔者基本上赞同黄教授的观点,并认为以上解决方法既与我国刑法关于罪过形式的基本分类和现行的罪过形式理论相一致,能够解决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6089.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社会整体的公共政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整体用来组织对犯罪的反应的各种方法的总和。[20]我国具体的刑事政策,包括例如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 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孙伟铭案一经媒体披露就引起民愤,随即被一审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死刑。后司法机关根据案件事实认为罪不至死,引导媒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2712.html -
了解详情
时期,案情相近或相似的案件,所判处的刑罚应当基本均衡。 二、量刑的基本方法 1、量刑步骤 (1)根据基本犯罪构成事实,在相应的法定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月至六个月刑期;(4)在敲诈勒索过程中,使用暴力,或者非法拘禁,或者以危险方法制造事端,或者以非法手段获取他人隐私勒索他人财物等手段的,可以增加三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121.html -
了解详情
肇事者的逃逸之间存在着刑法上的因果关系。③如果被害人的死亡结果超出了行为人制造的危险结果的范围,则行为人只能对普通肇事的结果承担责任,例如被害人在送往医院 ,行为人对于先前的注意义务明知故犯,主观上对事故的发生是故意的,应当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处罚。 五、结 语 现实生活中,交通肇事发生的情况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213.html -
了解详情
故意的心理态度,这是区分两者的关键所在。 (四)本罪与以驾车撞人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 两者都是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都可能发生致人重伤、 明显区别:一是主观方面不同。交通肇事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以驾车撞人的危害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主观上表现为故意。二是客观方面的要求不同。交通肇事罪在客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