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民权意识的提高,劳动者呼吁保护自己合法权益之呼声愈来愈高。然而,由于当政者对此问题认识不足,加之法律救济上的不完善,以至于造成严重侵害劳动者权益、劳动者个体和群体 的刚性,以增进民众的法感情和强化民众对法律的认同。在可罚的违法性理论之下,劳动者犯罪就有一个非犯罪化和非刑罚化的问题。这其实是可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19.html -
了解详情
损害赔偿的案件急剧增多,人民法院请求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本文就民事侵权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做一些探讨。 1精神损害赔偿的界定及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 精神损害是指对 造成自然人的心理损害,当侵权行为侵害自然人的人身权利时,侵害了人的情绪、感情、思维意识等活动,导致产生上述精神活动的障碍。使人产生愤怒、恐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83.html -
了解详情
外,更主要的是使受害方获得心理上的慰藉,平息其怨愤、报复的感情。第三,制裁、预防违法行为。离婚损害赔偿既是对违法行为的制裁,也 适用》 发布时间:2003-11-06 参考文献资料: 王明华 《离婚损害赔偿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人民法院报 2002-05-07 韦标昌 《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主体与时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012.html -
了解详情
的客观性及执行方面的区别表现在:法律着眼于行为,而道德则着眼于意志和感情;法律规则的效力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道德准则则因人、因环境而异。[6] 社会的各个领域甚至包括私人道德统统纳入法律的管辖范围,企图通过法律解决所有的道德问题,无疑是对法律的粗暴干涉,结果也往往事与愿违。如果真的在立法过程中充分推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626.html -
了解详情
身份关系的过程中,尤其是创设婚姻关系过程中,由于其主要体现的是行为人的感情因素,对此很难设定一定的行为标准来加以判断,因此,法律不应也不能 是在民事主体、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规定之后,在民事权利以及民事责任之前加以规定。问题在于法律行为制度是否应当包括代理的内容。按照民法通则的体例,民事法律行为与代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616.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的漠然态度是家庭暴力产生的社会根源。因为家庭暴力并非一般的治安问题,还涉及到感情因素。司法人员认为清官难官家务事,他们怕自己正儿八斤的去 暴力法。1995年12月新西兰国会通过了《家庭暴力法案》,全面调整家庭暴力问题;英国也于1994年出台了家庭暴力法;新加坡对此也有专项立法;在我国台湾地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519.html -
了解详情
产生危害,且服刑前与婚配对象已有较长时间的恋爱,相互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和今后生活的物质基础,可以酌情批准其结婚登记并适当提供帮助。 第三 .《婚姻家庭法律援助指南》郭婕 2005.4.1 中国经济出版社 2.《中国监狱若干重点问题研究》 冯建仓、陈志海 2002年5月第一版 吉林人民出版社 3.《婚姻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422.html -
了解详情
产生危害,且服刑前与婚配对象已有较长时间的恋爱,相互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和今后生活的物质基础,可以酌情批准其结婚登记并适当提供帮助。 第三 .《婚姻家庭法律援助指南》郭婕 2005.4.1 中国经济出版社 2.《中国监狱若干重点问题研究》 冯建仓、陈志海 2002年5月第一版 吉林人民出版社 3.《婚姻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421.html -
了解详情
也要加强司法调解,尽量挽救家庭,防止家庭解体;对那些家庭矛盾非常突出,夫妻感情已经破裂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解除他们的婚姻关系,以防范家庭暴力事件的发生。 6 ,挪威议会和政府开展了同各种对妇女暴力现象的斗争,并着重对家庭暴力问题进行了防治。 挪威对刑事诉讼法和刑法等方面的法律改革陆续展开。第一,确立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134.html -
了解详情
方的名誉、荣誉、人格尊严等精神性人格时,[3]侵害了无过错方的情绪、感情、思维、意识、等活动,导致无过错方上述精神活动的障碍,使无 2001年5月版第483-484页 参考文献: [1]《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的起草说明 2001年12月17日 [2] 王卫国,《过错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8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