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的中止问题 对于审前和审中委托调解来说,由于法院已经立案,案件进入了诉讼程序,法院委托调解前需要裁定中止民事诉讼程序,[10]委托调解期间不应计人 制度巧妙地回答了当事人的诉权何以能通过调解程序得到保护和实现的问题,完全可以拿来作为建构我国司法ADR的范例。 四、委托调解的基本流程及其完善 (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402.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环境保护、消费者保护、遏制不正当竞争、国有资产管理等领域。由于民事诉讼制度的缺陷,使得侵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屡禁不止。一、民事公益诉讼的涵义及其特征1、民事公益 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是目前我国法律在民事公益诉讼方面最直接的规定。在民事诉讼中,第2条对民事诉讼人的规定和第54条关于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434.html -
了解详情
民诉法中。 由于派生诉讼体现了国家保护股东利益的公共意志并规范司法机关的介入程序,不可以授权公司通过章程进行任意安排,公司法应当明确规定本法授予股东的诉权,公司 包括先决条件和维持条件两种。《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第23条(a)款规定,集团诉讼的先决条件的内容是:(1)当事人人数众多,不可能将全体成员合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266.html -
了解详情
滥用诉权的研究参见白清:《司法不能承受之重滥用诉权的考察与规制》,载万鄂湘主编:《司法解决纠纷的对策与机制》(全国法院第十九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 竞争,强制、诱导和抵效的调解,当事人恶意利用等等,也包括单一化和标准化带来的实际利用的困难等。参见罗小平:《试论民事诉讼中的恶意调解及其规制》,载范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379.html -
了解详情
需要 宪法赋予了每个公民应有的诉权,在民事活动中,即为当事人向法院请求通过民事诉讼来解决民事纠纷和保护民事权益的基本权利。这种诉权来源于宪法所保障 责任 《法律援助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法律援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纪律处分由司法行政部门责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908.html -
了解详情
需要法律的确认、保护,才由有当事人资格的人提出诉讼请求。没有涉及到个人的私人利益、私人权利问题,就不可以诉讼。因此,现行的民事诉讼可以说是私益诉讼。 因为存在诉权滥用而限制当事人的诉权,这就有如,不能因为存在乱闯红灯的现象,我们就在十字路口不安置红绿灯。笔者认为,我国公益诉讼制度不健全确实属实,但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458.html -
了解详情
拟通过对上述两项物权制度的解析来帮助我们认识物权法中的安居工程。 一、业主及其集合体的诉权机制 在旧物权制度中,业主及其集合体即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是否 能否充任当事人的法律地位仍未明确。但笔者认为,完全否认该两会的诉讼主体地位的观点显然再难以为继。首先,物权法既然已经赋予了业主对两会决议的撤销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083.html -
了解详情
走向文明的标志性成果,但是在我国证券民事赔偿程序中,该理念却因过分绝对而背离平等保护当事人利益的初衷:过分强调保护所有合法权利人的诉权,甚至以一种宁可错杀 导致受害者难以实现诉权。当法理与社会现实的矛盾凸现出来时,如何做利益上的权衡是法律作为科学的精巧之处。具体到证券民事诉讼中,集团诉讼无疑是一个比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980.html -
了解详情
,也同样存在于上诉审。究其根源,“无限上诉”的弊端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尽管学理上认为当事人提起上诉要满足实质与形式两个方面的要件( 第三审为法律审,实行某些特殊的程序规则;建立上诉许可制,以保护当事人的上诉权并遏止当事人滥用诉权,从而实现第三审统一法律适用的目的(9)。整个司法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73.html -
了解详情
提高了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该法规定,检察官提交给联邦法院的调查结果报告必须包括一份“被害人状态的陈述”,从被害人的观点描述犯罪及其结果,使人们 1986年联邦德国被害人保护法旨在扩大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尤其是保护他们在诉讼过程中免受进一步的被害,以保护他们的个人利益和情感。该法为被害人提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