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注:参见王光辉:《一个案件,八份判决-从一个案例看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交叉与协调》,《中外法学》1998年第2期。)在这个轰动一时的“高 有先后之别;第二种处理方式是附带诉讼,即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那么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是单独进行还是附带进行,应该有一个标准。我们认为在判断应当先后进行还是附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73.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妥善化解社会矛盾,弥合犯罪行为带给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的创伤、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调解,面临着诸如司法理念与民众认同之间的 是基于他诚恳悔罪。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应当建立对被害人道歉态度的考查标准,把被害人的道歉诚恳程度列入量刑的考虑范围。 (四)努力消除民众对司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555.html -
了解详情
相当有限的情况下,附带模式的民事诉讼有其自身的内在合理性。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也能在刑事公诉为证明被告人有罪而采取的必要行动中得到便利,特别是在被害人 建议以如果是国家财产或社会公共利益遭受较大损失的作为检察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之一。对于较大损失的标准,可以由司法解释进行具体规定。 在检察机关提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832.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活动的优劣,将变得没有了标准。这是非常危险的。至于上述的其他一些观点,有些并非民事诉讼的特性,如两审终审、独立审判、一事不再理、诉讼经济等 。法律应规定检察机关受理当事人不服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的申诉后,可凭相应的法律文书及证明材料,向作出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调取案卷材料,向有关的组织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422.html -
了解详情
的发展阶段,重点关注解释论。所谓解释论,就是运用诉讼行为理论来解释民事诉讼的本质。1925年,德国学者哥尔德斯密特(GoldSchmidt)出版了《 诉讼行为千差万别,如果不注重类型化的研究方法,诉讼行为理论就有流于形式的危险。笔者认为,民事诉讼行为的分类标准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以下四种具有关键性意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683.html -
了解详情
、裁定、决定作出明确区分。根据我国现行民事诉讼立法规定,民事判决、裁定、决定是划分上诉、复议适用范围的一个重要标准。如,对于未生效判决、部分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王亚新.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郑正忠.两岸司法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59.html -
了解详情
,仍于行使伪造文书罪外,成立欺诈未遂罪名。而否定说认为,虚假诉讼侵犯的客体是民事诉讼的正常秩序,该种行为虽然“危害程度不亚于诈骗犯罪,但从犯罪构成理论 。 犯罪的数额与既未遂判断上,笔者认为,犯罪数额应以行为人诉讼请求中的虚假金额为准,既未遂判断标准上,以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作为既遂标志,我国《物权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899.html -
了解详情
,仍于行使伪造文书罪外,成立欺诈未遂罪名。而否定说认为,虚假诉讼侵犯的客体是民事诉讼的正常秩序,该种行为虽然“危害程度不亚于诈骗犯罪,但从犯罪构成理论 。 犯罪的数额与既未遂判断上,笔者认为,犯罪数额应以行为人诉讼请求中的虚假金额为准,既未遂判断标准上,以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作为既遂标志,我国《物权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898.html -
了解详情
在很大程度上过度渲染了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必要性与迫切性。试验者没有能从检察权的属性、界限及其与其他司法权能的关系中寻找并证明其合理性和存在的 的基本共识和最高价值体系,为各种社会制度合理性的评价提供了统一的尺度与标准[9]。 我国的宪法文本对检察机关宪法地位的规定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宪法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59.html -
了解详情
和社会秩序,还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起诉标准的统一公正,避免私人起诉可能产生的保护和滥诉弊端,实现诉讼的公正与效率。随着社会经济运行日趋复杂以及 参加诉讼。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我们认为检察机关可以提起民事诉讼的案件类型主要有:1.侵犯公共财产权益案件,主要是以各种手段侵吞国有资产,尚未构成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1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