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首次对单位犯罪做出了规定。此后,198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通过了《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及《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规定》,第一次在专门刑事法律里 的单位犯罪基本没有什么大的争议,主要的焦点在于某些特殊类型的公司及企业的犯罪主体问题的认定: (一)一人公司及其刑事责任主体资格 公司是指依照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51.html -
了解详情
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妨碍执行职务罪实行数罪并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规定: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构成其他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 的关键在于这种有利是否具有合理性。如果缺乏合理性,那与一律从一重处罚说并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极端罢了。数罪并罚论认为这是罪刑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362.html -
了解详情
也使得该罪构成要件的明确性受到了某种程度的损害;于是,在1988年的《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决定》(下称《补充规定》)中,立法机关对此进行了修改,将贿赂 ,要么好官,故只要因人而异,投其所好,则必有斩获。其实,这位行贿高人并不是什么法律或心理学方面的专家,他的高明之处仅在于他客观地认识并利用了人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11.html -
了解详情
了法律规定为犯罪的,就要依法定罪处刑,要严格执法。即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应当什么刑罚,都有要由刑法来明文加以规定。司法机关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构成犯罪,要 犯罪的。如刑法第313条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罪;再如刑法第383条规定的贪污罪,根据该条规定,对个人贪污数额不满五千元,情节较重的应当判处刑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971.html -
了解详情
。更确切地说,一般人格权在其受保护的范围内承载了什么内容,是无法用一个统一的公式,甚至是根本无法创立一个归入法的公式来表达的。这里的问题在于其 侵犯隐私的各种犯罪,均不具备上述犯罪之特征。 首先,相对于故意杀人罪、强奸罪、贪污罪等传统犯罪,隐私犯罪所能造成的法益侵害一般较小,因而隐私犯罪本身就是轻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994.html -
了解详情
。更确切地说,一般人格权在其受保护的范围内承载了什么内容,是无法用一个统一的公式,甚至是根本无法创立一个归入法的公式来表达的。这里的问题在于其 侵犯隐私的各种犯罪,均不具备上述犯罪之特征。 首先,相对于故意杀人罪、强奸罪、贪污罪等传统犯罪,隐私犯罪所能造成的法益侵害一般较小,因而隐私犯罪本身就是轻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976.html -
了解详情
某种具体犯罪的客观条件,如贪污罪、受贿罪、盗窃罪(数额较大的场合)等,但在逻辑上、甚至在司法实务中均无法将这些故意犯罪判断为是构成结果犯而非形态结果 理论逻辑矛盾问题。 第三,中国语境下的犯罪成立最低规格标准是否存在?若存在,是什么?笔者认为,在规范逻辑和理论逻辑上,中国语境下的犯罪成立最低规格标准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11.html -
了解详情
某种具体犯罪的客观条件,如贪污罪、受贿罪、盗窃罪(数额较大的场合)等,但在逻辑上、甚至在司法实务中均无法将这些故意犯罪判断为是构成结果犯而非形态结果 理论逻辑矛盾问题。 第三,中国语境下的犯罪成立最低规格标准是否存在?若存在,是什么?笔者认为,在规范逻辑和理论逻辑上,中国语境下的犯罪成立最低规格标准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38.html -
了解详情
利用者。但是,不能因为甲与乙之间存在利用与被利用关系,就认定甲的行为成立贪污罪的间接正犯。概言之,案例二中的A虽然有间接正犯故意与利用行为,但因为 教授指出:例如,当一个并非事故参与人的乘车者,通过说他检查了外面的情况,什么都没有发生而促使司机离开事故现场时(第142条),[11]尽管他利用了一个欠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97.html -
了解详情
。我认为,刑法上对单纯的经济犯罪(贪污罪、受贿罪不在其列)原则上不应设死刑,理由是: 首先,经济犯罪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受到经济、政治、法律等各种因素 渊源,它是死刑的权威依据,但是却不能完全等同于死刑的正当性。正当性与观念是一个什么关系呢? 苏惠渔:实际上,很多包括经济犯罪在内的死刑设置并不是天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4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