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英国工会与劳工关系法》(1974年);《西班牙集体劳动争议处理法》(1975年)、《瑞典共同决定法》(1977年)、《德国 效力。 在台湾,不区分斡旋和调停,统一为一个调解程序。主管机关根据劳资争议当事人申请或者职权,指派调解人或者成立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以调解委员会方式进行调解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954.html -
了解详情
履行请求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和违约金请求权,从违约行为成立之时起算[11]. 对有关劳动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期间,我国民法通则未作特殊规定。劳动法上除关于仲裁 制度的建立方面确实还存在着有待完善的地方。例如,上述案件处理中,法院判决拘泥于超过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期限而不顾违约事实清楚的实质性要件的存在,否定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73.html -
了解详情
更加重视这些所谓一般性条款,或者称原则性或纲领性条款在具体合同中的运用。像劳动合同这样直接关系到合同当事人切身利益类型的合同,更应充分发挥这些原则性条款的 制度的建立方面确实还存在着有待完善的地方。例如,上述案件处理中,法院判决拘泥于超过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期限而不顾违约事实清楚的实质性要件的存在,否定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54.html -
了解详情
列举,只是原则性地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以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和履行劳动义务。据此理解,我国劳动法规定的用人单位制定内部规章制度的范围相当广泛,凡属于 在改制过程中,在协商时提出苛刻条件,大量辞退劳动者。这类问题从处理劳动争议的的角度很难解决,一方面改制属于政策性的原因所致,可列为情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48.html -
了解详情
由于新司法解释没有说明不在同一人民法院起诉时候的处理,所以需要进一步阐述清楚。 第十二条 劳动者就劳动争议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时,用人单位已经依法宣告破产 单位推托不愿给与工伤保险待遇而侵害劳动者权益的事情。 第三十条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伤害,或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已经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829.html -
了解详情
在用人单位与其他平等主体之间的承包经营期间,与发包方和承包方双方或者一方发生劳动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应当将承包方和发包方作为当事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上述文件而制定的《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劳动关系处理办法》(劳社部发〔2003〕21号)对于同一情况却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824.html -
了解详情
也从普通法院体系中分离了出来。 在德国,普通法院的历史源远流长,通过法院处理劳动争议最早可追溯到十九世纪初,至于专事审理劳资纠纷案件的劳动 威斯特法伦工人养老社会保险局的介绍,1996年该保险局复议委员会共复议16262件争议,其中当事人不服诉讼到法院的2397件,占复议总数的14.7%.法院审理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793.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处理职责。这样的一个构想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探索。 其实,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邓小平在1978年底党的工作会议上所 都应当是具有全新社会形象;其权威性不是来自权力而是来自公正廉明和高效。广东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这一设想如果能够得到广东省人民代表会的支持,有省人大的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093.html -
了解详情
处理机制相当的不完善,1993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对此并没有作出任何规定。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首次从法律层面对利益 的条件,介入的程序、介入的权限作出规定,使政府在重大劳资危机事件的处理逐步实现法治化。 综上,我们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利益已逐步分化,劳资矛盾日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970.html -
了解详情
。 4、国有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矛盾激化导致调解率偏低 一是国企劳动争议人事纠纷案件的处理结果势必影响一方的既有利益,故双方均不愿作出让步。 还可以增加自身工作透明度、提高自身工作效率。 5、坚持积极支持和鼓励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双方共同稳定就业局势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帮助企业渡过经济寒冬,深圳市各级政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95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