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对死者生前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上述第1项 损害赔偿制度。49但现在认为民法通则第120条是推定我国正式确立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已成共识,50并得司法机关和审判实践的认可。51如1993年8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11.html -
了解详情
两个《意见》是当时处理民事纠纷案件必用法律依据,距今天已25年过去了,而律师制度恢复后的那部分“国家法律工作者”对此现仍记忆犹新。 二、《民法通则》 伤残情况、治疗医院的意见决定是否赔偿营养费及其数额。 (四)护理费:受害人住院期间,护理人员有收入的,按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无收入的,按照事故发生地平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55.html -
了解详情
造成他人财产上的实际损失,不具备侵权行为法所要求的侵权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但获取利益却无法律原因,与法律秩序不符,虽不能使获利人承担侵权责任,但仍可通过 原因”的标准;在继承法上,继承遗产分割等可构成财货转移依据的继承法上的法律关系是否存在,是有无“法律上原因”的标准。由上述可知,不当得利中有无“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09.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 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一些国家设立无过错责任赔偿制度处理医疗纠纷,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虽然 “赔偿范围”的,不予赔偿。委员会有权要求当事医务人员有关证人接受质询。 5,《评审报告》是政府赔付经济赔偿费的唯一法律依据,独立评审委员会评审活动享有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458.html -
了解详情
共同危险行为人向受害人履行超过其应承担份额的赔偿义务是其法定义务,因其履行而免去其他共同危险行为人对受害人所负的责任是有法律依据的,即因其履行而使其他 责证明应该对全行业范围的财产性责任没有任何影响。[51]在实务中,大陆法系国家一般允许行为人举证免责,而美国各个州的做法各不相同,有的允许被告人举证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452.html -
了解详情
人格损害的赔偿》载《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据此,法官对于损害事实的有无也要进行自由裁量,这是一般案件中所没有的,同样也说明了法官造法 法必须依照法律的解释规则间接的演进法律,精神损害赔偿额的计算不仅是事实问题而且是法律问题,必须在立法上为其提供法律依据,以避免法官任意造法。 王洪亮 李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57.html -
了解详情
持续发展”,显然,“研究责任”不是一种确定性的职责,研究有无结果,是否正确,都是不能有确切保证,当然,国有产权转让是否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对国有产权转让,授权国家行政机关“另行规定”,但为并不意味着法律原则和规则对“政府和公民”平等原则的丧失。 〈1〉 转让无效的赔偿现责任 产权转让协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23.html -
了解详情
伤害事故的处理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有其积极意义。但其法律效力层次过低,某些规定与民事法律相抵触,对举证责任、精神损害赔偿、学校、学校的举办者、 责任的主要保护对象;幼儿园的儿童虽然不是学生,但是由于其是未成年人,且在国家规定进行幼儿教育的幼儿园中就读,应当视为学校学生;中小学校中已经成年的学生,不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926.html -
了解详情
采取客观说,实行无过错责任。而近年来的判例,一般采取折衷说的观点,以谋求扩大对受害者的救济。[14]日本确认公共设施致害国家赔偿责任的依据是:既然国家 ,但将国家赔偿责任与民事责任相提并论并将其绝对对立的观点却是值得质疑的。 “责任一词有两层语义:一曰责任关系,一曰责任方式。”[11] “法律责任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337.html -
了解详情
它的产生与一个国家的责任保险制度的建立有直接关系,后者是前者成立的基础和现实条件。无过错责任的含义是指:“不考虑行为人的有无过错,或说行为人 有无过失,从而据以认定其赔偿责任的有无和大小。 前文已简述了法律责任认定的依据是法定义务。至于“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弱者保护”及“利益平衡”的主张,都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3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