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产生、设立、设定、成立、取得等用词(如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权等自登记时设立或设定,也可说是自登记时发生、产生、成立、取得),但有些情况下则 以物权的变动是否成就为判断标准;其二,物权的变动,必须以动产的交付与不动产的登记为必要条件,而不能认为基础关系或原因行为的成立生效就必然发生物权变动的效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326.html -
了解详情
,“下列财产可以抵押: (一)抵押人所有的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二)建设用地使用权;(三)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四)抵押人所有的机器 有理智的买受人都会去做的事情,那么,在这些特殊动产上设定抵押权并规定登记对抗主义,就既能够充分发挥这些高价值财产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又符合交易习惯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429.html -
了解详情
用益物权,列于第三编“用益物权”下之第十一章,与之并列的还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属用益物权中专为农业利用之一种。此排列与王利明教授和梁慧星研究员 之后方得行使。 第四,土地承包经营权实行公示公信原则,以登记为公示方式,并因此而取得公信力。但次登记仅为取得公示公信力之要件,土地承包经营权则是在当事人形成合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28.html -
了解详情
界定。正是基于上述缺陷,有学者指出:“总之,我们认为,我国物权法应当采纳登记对抗主义”。[8] (P194) 5.导致物权行为理论盛行 从法律行为基本原理的角度 又如,同属于用益物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邻地利用权采用了登记对抗主义,而建设用地使用权、典权、居住权则采用了债权形式主义。而实际上我们根本找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449.html -
了解详情
草案与建议稿来看,未来的用益物权类型大致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 、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典权、居住权以及一些特许物权。由于大 部分用益物权因 而是地役权人作为 需役地的所有人或者(以占有为内容的)他物权人如土地使用权人而享有的所有物返还请 求权。 (二)基于担保物权的物权请求权 传统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30.html -
了解详情
,否则构成侵权。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物权法草案》第十八条关于“登记机构……同时应当对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保守秘密”的规定有所不妥 登记的不动产满二十年者,可以请求登记为该不动产的所有权人。 本条规定,可准用于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地役权。但不适用于国有土地所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854.html -
了解详情
,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第一条因不动产物权的归属,以及作为不动产物权登记基础的买卖、赠与、抵押等产生争议,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的,应当依法受理 不影响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实体审理。 第四条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转让不动产所有权等物权,或者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居住权、地役权、抵押权等其他物权的,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0817.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第一条因不动产物权的归属,以及作为不动产物权登记基础的买卖、赠与、抵押等产生争议,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的,应当依法受理 不影响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实体审理。 第四条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转移不动产所有权,或者设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地役权、抵押权等其他物权的,应当依照物权法第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1015.html -
了解详情
该不动产物权的真实权利人,请求确认其享有物权的,应予支持。 第三条 异议登记因物权法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的事由失效后,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请求 失效不影响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实体审理。 第四条 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转移不动产所有权,或者设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地役权、抵押权等其他物权的,应当依照物权法第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9907.html -
了解详情
该不动产物权的真实权利人,请求确认其享有物权的,应予支持。 第三条 异议登记因物权法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的事由失效后,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请求 失效不影响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实体审理。 第四条 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转移不动产所有权,或者设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地役权、抵押权等其他物权的,应当依照物权法第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744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