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事审判实践中,法院遇到了越来越多的精神疾病患者成为案件的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法院应如何保护这一特殊群体的利益? 现行法律的规定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 ,即向法官反映了这一情形。而询问原告时,其否认被告患有精神疾病。法官遂亲自至被告家中送达传票,通过观察,发现被告的精神状况确与常人有异。于是当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585.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中的被告应有权获得相应的司法救济,故此,即决判决的申请人除了原告,也应包括被告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3.即决判决的申请时间。从原告起诉之时 都存在着对案件事实没有争议或一方当事人毫无胜诉可能的情况,因此,即决判决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一审、二审、再审中均可适用。即决判决是以简易程序作出判决的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180.html -
了解详情
【论文关键词】 明代;民事诉讼;公案小说 【论文摘要】 明代民事案件从诉讼方面看,有比较完整的民事案件的诉讼程序;对案件的受理也有一定要求;审判的制度仍然 在明代仍然实行据状纠问制,即审问必须根据诉状进行。本案中钱佩和胥庆原告、被告两人当堂接受赵知县的审理,这是当时最普遍的一种庭审方式。由原告提出起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203.html -
了解详情
,经当事人签字,预审法官报经庭长组成预审法官合议庭,终结审前准备程序。或当原告撤拆时,预审法官也应经过形式审查,记录在卷,报经庭长组成预审法官合议庭 的问题。?我国民事诉讼在事证汇集方面,由于缺乏强有力的事证开示制度,以致例如产品质量责任诉讼、环境污染、医疗纠纷诉讼等这种现代型诉讼信息偏在被告方,原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00.html -
了解详情
还是出身卑微,只要他进入了诉讼流程,他就是原告或被告(有时抑或第三人),舍此没有任何其他角色特征。平等理念之所以要在民事诉讼中贯彻,一方面是由民事 规定(第50条)。[17]这一系列规定都是“诚信理念”在民事诉讼中不遮不掩的体现。这就要求在民事诉讼中要特别强调“诚信理念”。首先,当事人在实施诉讼行为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982.html -
了解详情
了,但因按照本条规定在交付送达的地区以外时,根据原告律师所提出的不能向被告交付送达的证明书,对被告的通知书可以在其财产所在地的县公开发行的报纸或如果 《美国民事诉讼法》自绿铉著经济日报出版社1996年7月第一版。13、《法国新民事诉讼典》罗结珍译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14、《对抗与制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034.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也未规定其享有此种意义上的“决定权”。因而对于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来说,那种认为审判委员会可以讨论决定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并且合议庭和独任 预交的案件受理费,而不是由法院将预收的案件受理费退还给原告;被告拒不补偿时,原告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这种做法看起来似乎合乎道理,但其背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98.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而且也影响了审判的效率。 2002年4 月1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则对当事人的举证期限作出 ,也就是说原告在知道案件被受理时法院就已经对原告指定了举证期限,被告在知道诉讼发生时法院也已经对被告指定了举证期限。这种情况下,在收到举证通知书之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05.html -
了解详情
,明确各级检察机关具有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接着2011年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也设立环保审判庭,根据其发布了《关于开展环境资源民事公益诉讼试点的实施意见》,检察院可 地方政府的不干预是分不开的,保证案件能够得到独立的审判,不受各方干扰。在环境公益诉讼中被告一般为地方上的龙头企业、纳税大户,在陷入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8473.html -
了解详情
收到之日起15日内答辩,法院收到答辩之日起5日内发送原告(但被告提交的证据何时提交给原告没有明确规定)。(民诉125条) 涉外。答辩期30日 的债权人、被执行人为被告,向执行法院提起诉讼;异议人逾期未提起诉讼的,执行法院依原分配方案进行分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079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