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属于再审事由之一。原判决、裁定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根据再审纠错的基本目的,应当提起再审。问题在于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作为一项具体的再审事由 项在检察院的抗诉事由中没有之外,其他全部相同。 如果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角度考虑,再审事由的规定的确有值得调整的地方,但由于短时间内还不可能对《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568.html -
了解详情
得以有效运用,因此从本质上看,证据法属于程序法,我国证据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应当放到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大视野中来进行完善。[2]建议稿辟专编对刑事证据制度 标准。证明对象、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是证据制度中的基本问题,但现行证据立法没有对这些基本问题作明确、统一的规定。建议稿明确规定了证明对象既包括实体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671.html -
了解详情
伤害,又何谈公平与正义呢? (二)附带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的协调统一是我国法律体系一致性的基本需要 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 民事诉讼程序进行。 有人认为,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附带民事诉讼仅赋予受害人提起物质损害赔偿的诉权,而民事诉讼法赋予受害人的诉权是既可以提起物质损害赔偿,也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25.html -
了解详情
以上由州法院管辖。我国一些学者也有类似的主张,如江伟教授主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第三稿及立法理由》就将 . [2]莫诺卡佩莱蒂.徐昕译.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权与未来的民事诉讼[M].法律出版社,2000. [3]江伟.民事诉讼法专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黄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01.html -
了解详情
裁定的;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等13项规定。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改进一步规范了再审事由, 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问题申请再审,不能对婚姻关系进行再审。 二、再审程序中保障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重新建构 (一)取消法院的再审启动权 民事诉讼法第177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415.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说,推定规则的基本功能就是证明责任的重新配置。至于这种重新配置属于证明责任的转移还是证明责任的倒置,在这个问题上,学者的观点也不尽一致。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26]《民事诉讼法》第153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338.html -
了解详情
修订之前,申请再审难是涉诉信访多的一个直接原因。为解决当事人申请再审难等问题,我国于2007年修订了《民事诉讼法》。在当下,特别需要法院树立科学 的稳定性要求作为一大特点[2]。维护判决的稳定性,是构建法治秩序的基本要求。因此,再审制度的法律稳定性要求比通常的上诉制度更为强烈[3]。当然,维护生效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90.html -
了解详情
四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妥善安排破产企业职工重新就业,并保障他们重新就业前的基本生活需要,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删除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妥善安排破产企业职工 规定,并不妨碍对有重大影响或审理有较大难度的破产案件,按照《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实行管辖权的转移,由中级乃至高级法院、最高法院行使管辖权。 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60.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重大,只能通过修改民事诉讼法或制定证据法来解决。我们认为,法律的制定和修改费时太久,无法满足实践的迫切需要,而司法解释在这一问题上并非无所作为。举证 的民事证据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民事诉讼法》关于证人作证的规定十分简单,缺乏对证人作证的基本要求和保障机制,实践中证人拒不出庭作证、证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56.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是民事诉讼中一项基本制度,世界各国民事诉讼法都对回避制度作了规定,我国也十分重视办案人员的回避问题(注四),民事诉讼法除了在总则中对回避制度作了 人口实了,即修改为:审判人员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员的配偶、子女或者父母,担任其所在法院审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的,该法院回避,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37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2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