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内审查。三是完善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将原来《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五条规定的检察院提出抗诉的四种情形,增加为13种情形,另加一款规定 ],第241-252页。 [9]白绿铉编译:《日本新民事诉讼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14页。 [10]关于审级重新设置问题,上个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55.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的冲突 1.再审制度的理念和设计与生效裁判既判力之间的冲突 我国民事诉讼法是根据实事求是,有错必纠这一立法指导思想设计的再审程序。但是将 是原裁判实体上确有错误,损害了当事人实体法上的权益。 我国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若干意见》(试行)均规定,审判程序不合法,影响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154.html -
了解详情
的有机组成部分,只适用于第一审简单的民事案件。第二审民事案件、重审、再审的民事案件以及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的民事案件,均不得适用简易程序。 适用简易 诉讼法立法与适用 唐德华主编 4、民事诉讼法通论 杨聚章主编 5、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的《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 6、《中国法制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49.html -
了解详情
宽泛,由此产生证据突袭、一审不举证二审举,甚至一、二审均不举而再审举或检察院抗诉时再举等滥用权利的行为。为了防止举证权的滥用,必须对其设定限制。其次, 规定中均有通知新证人到庭,调取新证据,重新勘定、检验等事由。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关于再审的法定事由之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也意味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66.html -
了解详情
优先原则,故在程序上具有从属性。但这种从属性是相对的,附带民事诉讼在程序上还要受到民事诉讼法的许多规定制约,如诉讼原则、强制措施、诉讼证据、先行给付、诉讼 ,归并到民事诉讼中,还其本来面目,则是一种最理想的选择。关于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英美法系国家始终没有设立,日本是从有到无,德国是从无到有再到实践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442.html -
了解详情
不合理、也有损效率和公平。表现在:(1)民事诉讼法对调解的时限和次数没有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可以在答辩期满后 相同)。而按现行民事诉讼法,生效民事调解书的再审启动,不同于判决和裁定(对判决和裁定,本级法院院长或上级法院的发现、检察机关的抗诉、当事人的申诉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439.html -
了解详情
,是诉讼请求在开庭审理前固定化,在刑事诉讼中称之为起诉状一本主义。而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庭审期间诉讼请求可以变更、增加、可以提起反诉,这样使得庭前举证、交换 的一部分,任何时候都应当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法院不纠,还有上级法院、检察抗诉、人大监督、新闻曝光、信访渠道、党政干预、直至进京上告,到最后还有天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624.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的冲突 1.再审制度的理念和设计与生效裁判既判力之间的冲突 我国民事诉讼法是根据实事求是,有错必纠这一立法指导思想设计的再审程序。但是将 是原裁判实体上确有错误,损害了当事人实体法上的权益。 我国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若干意见》(试行)均规定,审判程序不合法,影响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696.html -
了解详情
。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三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具体的再审请求范围内或在抗诉支持当事人请求 119条规定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参加诉讼关于追加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的问题,按照不告不理原则,诉与不诉是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599.html -
了解详情
。 如果被告有反诉请求和理由,律师可代其书写反诉状。反诉必须符合《民事诉讼法》关于反诉的有关规定。提交反诉状时,应同时提出支持反诉请求的基本证据。 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 第一百四十一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申诉理由成立,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诉的,在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席法庭的情况下,律师仍可担任再审案件当事人的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14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