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委会讨论,还要报上级检察院备案,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不能完成,都会使之前的工作成果付诸东流,导致办案周期普遍延长。 5.刑事和解的监督机制有待加强。公安机关 和犯罪预防中的主导作用,配合做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切实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再次犯罪。刑事和解工作社会影响面大,司法机关要加大对刑事和解的正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8189.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设置上适当扭转趋重的修正方向,探索改良监狱管理教育措施、保安处分措施、社区矫正措施等。同时,针对基本刑罚制度的修正,应当更加慎重和严格,原则上应当 》,载《人民检察》2011年第6期。作者黄太云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副主任。 [27]同注⒇。 [28]同注⑵。 [29]赵秉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2840.html -
了解详情
工作研讨会纪要》。[vii]此后,又辅之以社区矫正试点。其他开展刑事和解工作较早或比较典型的还有:2005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检察院的检调对接模式 ,只有被害人提出和解申请时,才能启动和解程序。 司法机关建议和解的程序是:司法工作人员在接受案件以后,首先应当对案件是否适于和解进行审查,审查的重点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486.html -
了解详情
精神赔偿方面达成协议,司法机关则根据被害人的请求适当作出减轻、免除刑罚或选择社区矫正等方式手段,解决犯罪引起的冲突。现阶段的我国,构建刑事和解制度更具 进行刑事和解时,应充分听取被害人意见,特别是被害人赔偿或安抚方面进行充分的工作,使被害人身心得到抚慰。如果被害人损害得不到足够赔偿的或被告人漠视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04.html -
了解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结合减刑、假释案件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对减刑、假释案件,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假释的执行机关、同级人民检察院以及罪犯本人。作出假释裁定的,还应当送达社区矫正机构或者基层组织。 第十九条减刑、假释裁定书应当通过互联网依法向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3325.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结合减刑、假释案件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对减刑、假释案件,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假释的执行机关、同级人民检察院以及罪犯本人。作出假释裁定的,还应当送达社区矫正机构或者基层组织。 第十九条 减刑、假释裁定书应当通过互联网依法向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4835.html -
了解详情
中人权保障的平衡;有利于强化国家责任。[23]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刑事被害人补偿的试点工作也已经展开,中央有关部门已经在研究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立法事宜,刑事被害人救助 刑法》第37条所规定的非刑罚处罚措施变成刑事和解的处理手段,还能吸收社区矫正这一方兴未艾的非刑罚处罚方法,即新刑事和解的构建能将包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954.html -
了解详情
的教育;扩大儿童福利范围,建立和完善适度普惠的儿童福利体系;提高儿童工作社会化服务水平,创建儿童友好型社会环境;完善保护儿童的法律体系和保护机制, 高级人民法院和市司法局联合社会各界,建立了6个市级过渡性安置就业基地,既便于社区矫正部门进行跟踪考察帮教,也可以为年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包括非上海籍未成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957.html -
了解详情
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和《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对人民调解制度作了更为细致的规定。 在我国,人民调解制度是 和削减标签效应,消除犯罪人再社会化的障碍,形成诉前和解结案、审判中和解量刑、执行中的社区矫正等多元化的犯罪处理模式,从而使犯罪人易于回归社会、融入社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286.html -
了解详情
的改造功能都或多或少地抱有怀疑的态度,事实也是这样,政府一直以来强调监狱管理工作的改善,在监狱的改好率方面认为是绝大部分犯罪人员得到了改造,能够成为一名 了监禁刑的缺陷,看到了监狱亚文化带领的影响,越来越期望社会服务令、缓刑、社区矫正等多元性的惩罚措施的运用{7}。 监狱既具有惩罚和改造的功能,同时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788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