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的动物设立基金,而该基金作为权利主体,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为该动物的福利而行使财产权利。这样做的意义,还是为了保护动物,保护与人类最亲密的 ,延伸至出生前和死亡后。除此之外,还可以对自然人的权利进行一种横的维度的延伸保护,即自然人对所生存的外部环境也具有一种权利,环境资源对于人获得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03.html -
了解详情
主体资格之称谓也”。[35]此之所谓“人”,指抽象意义上的民事权利主体,“格”则指成立这种主体的资格。作为一个法律概念,“人格”来源于西方语言中,现代英语中 ,只是由其特殊性质决定,它的能力又与自然人的能力有所不同,并受到法律的某种限制。 (1)公司的权利能力 权利能力是享受权利负担义务之资格。拥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16.html -
了解详情
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和财产。首先,团体要由财产构成。……”似乎团体也可表示财产的集合。这样分析并非断章取义。《法人制度论》在介绍罗马法中作为“物的集合体 《民法学原理》(张俊浩主编)认为:“法人是被法律赋予民事权利能力的自然人团体以及设有章程和管理机构的独立财产。”该书为这一定义作了注解:“民通条3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28.html -
了解详情
。 【关键词】人格;权利能力;人格权;人格权法 【写作年份】2011年 【正文】 长期以来,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立法,人格权都被看作是一种基本的民事权利。新中国建立至 》,载《法学》2007年,第4期。 [5]尹田:《论自然人的法律人格与权利能力》,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1期。 [6]尹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966.html -
了解详情
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身份平等是作为民事主体资格的平等,即民事权利能力的平等。只有实现民事权利能力的平等,才能使自然人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 新知三联书店,1998。[28]对民法文化所建构意义世界的分析参考了苏号朋的观点。他认为,民法的理念体现为私权神圣、身份平等和意思自治。参见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56.html -
了解详情
探求《民法通则》立法之本意,似乎又倾向于将合伙、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归入自然人主体之范畴,并非独立之民事主体,而又将联营归之于法人主体之范畴, 冯文先两学者更是在理论层面上将民事主体理论进一步系统化,用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责任能力两个范畴来描述民事主体的存在状态,法律正日益拓宽所赋予主体资格的范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00.html -
了解详情
学理论看来,凡民事主体皆有信用,包括自然人与法人,乃至个体工商户、承包户、合伙以及国家等;第二,信用源于民事主体自身的偿债能力。在信用关系中,授信人采取信用 责任。换言之,即是规定信用权为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并明确侵犯这一权利的法律后果。德国民法典在题为侵权行为的第二十五节中规定有各类侵权行为。其中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518.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看来,凡民事主体皆有信用,包括自然人与法人,乃至个体工商户、承包户、合伙以及国家等;第二,信用源于民事主体自身的偿债能力。在信用关系中,授信人采取信用 责任。换言之,即是规定信用权为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并明确侵犯这一权利的法律后果。德国民法典在题为“侵权行为”的第二十五节中规定有各类侵权行为。其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16.html -
了解详情
抽象出来,同时可虑到法人与自然人的密切联系以及主体制度的统一性要求,从而将法人和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规定在总则中也是合理的。就客体而言,物可以成为各个 主体违反义务、不履行义务,则要通过民事责任的制裁恢复和救济受损害的民事权利,使民事社会关系重新恢复到法律关系的轨道上得以实现。因此,以民事法律关系要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022.html -
了解详情
民法学界对此有两种观点。第一种意见认为,法人登记的后果是法人设立的效力,法人经由登记程序而取得民事权利能力,取得法人资格。第二种观点认为,法人登记是 主体地位不能否认 当前,有些学者否认法人有人格权。他们认为,人格权是自然人的权利,不是法人的权利。法人就是一个经济实体,并没有人格存在,因而提出法人不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40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