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国家利益,也不是个人利益,这种利益的独立性决定了经济法的独立性。[9]毋庸置疑,社会并不当然为实在之法律主体。社会大家都知道就是我们大家,就是许许多多的 年版,第3-6页、第109页以下。 [59]参见朱柏松:《消费者保护法论》,台湾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3页。 [60]例如,主张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671.html -
了解详情
国内学者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经历大约十年的耕耘,收获了诸如纵横经济关系论、密切联系关系论、经济管理关系说等经济法观念,但同时也发生了一个认知上的 共同组成。法律规范限制了市场主体自由和自主,但不否定自由和自主,只是压缩自由和自主的空间。 最后,经济法宗旨和原则的形成。经济法的调整是出于维护公共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54.html -
了解详情
,载谢哲胜:《财产法专题研究(五)》,台湾财产法暨经济法研究协会2006年版,第96页。 [3]在近代私法绝对所有权观念的影响下,所有权被称为自物权,而通过权能分离设置 《东岳论丛》2001年第7期。 [18]秦伟、杨占勇:《论所有权及其权能分离的双向性》,《东岳论丛》2001年第7期。 [19]梅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261.html -
了解详情
突出表现为法律规避。法律规避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几乎令各国的统治者对其颁布的法律有效性问题感到怀疑。从规避的主体上看,各阶层、各团体,甚至包括制定 )之关系,就如同法律与经济的关系一样,具有内在的对应关系。从物权法、合同法、侵权法以及经济法的实证研究中可以发现:通过交易的变化,也是权利(产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098.html -
了解详情
法的诞生以德国1919年《魏玛宪法》的颁布和所谓的《煤炭经济法》和《钾素经济法》的制定为标志[27].经济法的首次粉墨登场,显示了国家权力正式干预私人 着公共权力/公民权利、自由/秩序、公正/效率、公益/私益这些公法的核心范畴展开,再到公法、公法主体、公法关系、公法行为、公法现象,再到公共治理、公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41.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沿革;其次分别从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两个侧面分析国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并以此界定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再次探讨市场中介组织发展与经济国际化趋势对国家与市场经济 评估和资信评级机构、公证和仲裁机构等组织,其主要职责是审查和评价市场主体行为,监督其是否公正、公开原则进行竞争,反对欺诈、调整规范市场;第二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79.html -
了解详情
阶层中,除了国家和社会管理者外,还有私营企业主和经理人员。”[12]此外,从事“商”活动的主体繁杂,事业繁多,不可能将其抽象出来普遍立法,赋予特权或予特殊保护。即使 ]参见史际春:《经济法的地位问题与传统法律部门划分理论批判》,《当代法学》1992年第3、4期连载;史际春、孙虹:《论“大民事”》,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75.html -
了解详情
职能交错和功能侵蚀,深层次根源在于改革过程中宏观领域和微观领域的制度之间未能对接;最后立足于经济法的视角,从实体和程序两个层面,结合个案分析,提出为了 只就其在烟草公司限制竞争行为中的具体应用作一些简单的探讨:1、关于经济公益诉讼主体的问题。经济公益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967.html -
了解详情
振兴法、产业法-如银行法、石油法等相并列的日本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见史际春、王先林:论我国建立中小企业法的基本问题,载漆多俊主编:《经济法论丛 权利、义务外,还应明确产业政策法律关系主体行使权利的程序,产业政策法应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统一体。二、产业法是经济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产业法属于经济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29.html -
了解详情
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并调整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以国家为一方主体的社会关系(国家经济调节管理关系)。其基本功能和任务是规范和保障国家调节,以促进社会 也有所扩展,它们要从行政管理和行政立法、执法角度,配合国家调节职能的实现,配合经济法的立法和实施。例如国家财政税收,如今不再单纯为了保障国家活动经费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4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