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讨论第三人的权利义务时进行探讨。 (三)参加诉讼的时间是在一审判决作出前还是在终审判决作出之前? 在民事诉讼中,如果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或需要承担实体义务 第三人的利益。行政诉讼法第61条对二审判决规定了三种结案方式;1、驳回上诉,维持原判;2、依法改判;3、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第一种方式显然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025.html -
了解详情
的功能定位于纠错。从结果来说,经过再审的案件总不会完全改判,有的案件会维持原判内容,这样的再审怎么可以认为是在纠错呢!即使对于改判的案件来说,改变 赋予法院较多启动再审的自由裁量权,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国的司法质量,说到底二审终审如果无法保证诉讼质量,再审又能如何?四、弥补再审事由有待出台司法解释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429.html -
了解详情
三)裁判质量低迷。这一点从上诉及再审案件的维持率可见一斑。1994-1999年间,一审判决上诉后被二审维持原判的比率分别为52.1%、50.7%、51.5%、 以普通程序为例外。至于上诉案件应主要适用普通程序,主要理由在于上诉审为终审判决,而且上诉案件主要涉及的是法律适用,一旦出现错误适用法律,将会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882.html -
了解详情
提存财物或价款。 106、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先予执行,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案件后终审判决作出前采取。先予执行应当限于当事人诉讼请求的范围,并以当事人的生活 公示催告程序、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以及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后维持原判的案件,当事人不得申请再审。 208、对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的裁定,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3188.html -
了解详情
提存财物或价款。106、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先予执行,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案件后终审判决作出前采取。先予执行应当限于当事人诉讼请求的范围,并以当事人的生活、 、公示催告程序、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以及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后维持原判的案件,当事人不得申请再审。208、对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的裁定,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8834.html -
了解详情
的判决推翻,而现行的民事再审复查制度恰恰为这种努力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机会。法院终审判决的既判力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而民事再审复查及再审之后的裁判结果仍 等方面的理解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司法实践常出现再审合议庭否定复查合议庭的意见,维持原判的情形,不仅白白浪费了有限的司法资源,也使当事人对如此左右摇摆的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046.html -
了解详情
面对即将来到的二审宣判,是否改判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8点48分,审判长认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罪名成立,但其有真诚悔过表现,终审判决无期徒刑!判决 盆往自己头上扣吗?律师认为量刑过重,建议比照张明宝无期;检方建议维持原判;法院宣布鉴于案情重大,需要提交审判委员会审议,因此将择日宣判。 (来源: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9264.html -
了解详情
提存财物或价款。 106.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先予执行,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案件后终审判决作出前采取。先予执行应当限于当事人诉讼请求的范围,并以当事人的生活 公示催告程序、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以及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后维持原判的案件,当事人不得申请再审。 208.对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的裁定,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8385.html -
了解详情
催告程序、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以及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后维持原判的案件,其生效的判决、裁定也不属于再审对象 。 4 、提起再审时限。根据《民诉法 诉法的规定,就是说,当事人可以在诉讼的任何一个阶段提出新的证据,一审、二审,甚至终审后发现新证据足以推翻原裁判的,可以申请再审。这是我国传统的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79.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者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等处理,或者因其他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判决予以撤销。 对于追索劳动报酬、养老金、医疗费以及工伤保险待遇、经济补偿金 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受理费10元由上诉人王志坚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判长何慧斯代理审判员徐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092.html -
了解详情